本书以笔译资格考试为研究对象,借鉴测试学中的构念效度及测前理论效度理论,探讨现有笔译资格考试存在的问题。作者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笔译能力理论模型和部分行业调及报告,归纳总结现有笔译资格考试应测量构念构成。其次,选取国内国际21个笔译资格考试为对象,归纳总结各考试构念构成及呈现方式,以及所有考试构念的一般特征。最后,分析现有笔译资格考试构念构成及清晰度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具体的解决办法。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总序换个视角看世界
前言
第1章 引论1
1.1笔译资格考试研究的历史背景1
1.2笔译资格考试测前理论效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5
1.3研究定位及全书结构9
第2章 笔译资格考试及构念效度研究概述11
2.1测试学相关理论简述11
2.2笔译测试研究21
2.3笔译资格考试研究35
2.4笔译能力研究46
2.5对以往研究的回顾和评析53
2.6本章小结56
第3章 笔译资格考试构念效度研究理论框架57
3.1核心概念57
3.2理论基础58
3.3理论框架60
3.4本章小结63
第4章 笔译资格考试应测量构念特征64
4.1笔译能力参数集(理论)64
4.2职业笔译能力模型73
4.3笔译资格考试应测量构念特征85
4.4本章小结90
第5章 现有笔译资格考试构念特征91
5.1国际国内主要笔译资格考试分析91
5.2国际国内主要笔译资格考试构念构成110
5.3国际国内主要笔译资格考试构念呈现形式119
5.4本章小结121
第6章 笔译资格考试构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123
6.1构念效度威胁123
6.2构念适切性136
6.3构念清晰度145
6.4笔译资格考试构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147
6.5本章小结164
第7章 结语165
7.1本书回顾165
7.2对研究问题的回答166
7.3结语167
参考文献171
附录171
附录1:29个笔译能力理论模型184
附录2:笔译能力理论模型中的语言能力185
附录3:笔译能力理论模型中的策略能力188
附录4:笔译能力理论模型中的知识能力190
附录5:笔译能力理论模型中的工具能力192
附录6:笔译能力理论模型中的翻译职业能力194
附录7:笔译能力理论模型中的心理生理能力196
附录8:笔译能力理论模型中的个人性格及特质197
附录9:职业笔译员应具有技能–知识体系198
附录10:职业笔译能力模型数据来源200
附录11:CATTI简介及英语笔译考试大纲201
附录12:NAETI简介及英语笔译考试大纲209
附录13:厦门大学笔译资格考试简介及考试大纲212
附录14:台湾地区LTTC考试简介及考试大纲215
附录15:加拿大CTTIC笔译资格考试情况218
附录16:澳大利亚NAATI笔译资格考试情况219
附录17:美国ATA笔译资格考试情况221
附录18:英国IoL笔译文凭考试情况223
附录19:南非SATI笔译及宣誓笔译资格考试情况225
附录20:爱尔兰ITIA笔译资格考试情况227
附录21:加拿大CTTIC部分单位会员入会条件228
索引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