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第3卷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共5卷,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其中第1卷包括一般设计资料,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结构,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构,机械产品结构设计;第2卷包括连接与紧固,轴及其连接,轴承,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小五金及管件;第3卷包括润滑与密封,弹簧,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带、链传动,齿轮传动;第4卷包括多点啮合柔性传动,减速器、变速器,常用电机、电器及电动(液)推杆与升降机,机械振动的控制及利用,机架设计;第5卷包括液压传动,液压控制,气压传动等。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是在总结前五版的成功经验,考虑广大读者的使用习惯及对《机械设计手册》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机械设计手册》保持了前五版的风格、特色和品位:突出实用性,从机械设计人员的角度考虑,合理安排内容取舍和编排体系;强调准确性,数据、资料主要来自标准、规范和其他权威资料,设计方法、公式、参数选用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设计举例来自工程实践;反映先进性,增加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采用了新标准和规范,广泛收集了具有先进水平并实现标准化的新产品;突出了实用、便查的特点。《机械设计手册》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机械设计手册》(第六版)■ 这套书累计畅销130万套!内容丰富、实用便查。■这是一部机械设计史上的功勋图书,历时五十载,对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贡献已超越手册本身。■这是一部引起轰动的工具书,1969年的初版是新中国首部大型机械设计工具书。目前修订至第六版,受到无数机械设计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称颂。■这是一部五十年与读者共同成长的图书,很多读者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使用它,如今看到新版面世,仍然爱不释手,因为它是一生事业中亲密、忠诚的伙伴。这更是我们一生追求的事业,从初版开始,作者和编辑们就五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把它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本书荣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第11篇润滑与密封
第1章润滑方法及润滑装置11-3 1润滑方法及润滑装置的分类、润滑原理与应用11-3 2一般润滑件11-5 2.1油杯11-5 2.2油环11-7 2.3油枪11-7 2.4油标11-8 3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和图形符号11-10 4稀油集中润滑系统11-13 4.1稀油集中润滑系统设计的任务和步骤11-13 4.1.1设计任务11-13 4.1.2设计步骤11-13 4.2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主要设备11-17 4.2.1润滑油泵及润滑油泵装置11-17 4.2.2稀油润滑装置11-28 4.2.3辅助装置及元件11-51 4.2.4润滑油箱11-68 5干油集中润滑系统11-72 5.1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分类及组成11-72 5.2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计算11-76 5.2.1润滑脂消耗量的计算11-76 5.2.2润滑脂泵的选择计算11-76 5.2.3系统工作压力的确定11-77 5.2.4滚动轴承润滑脂消耗量估算方法11-78 5.3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主要设备11-80 5.3.1润滑脂泵及装置11-80 5.3.2分配器与喷射阀11-92 5.3.3其他辅助装置及元件11-103 5.4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管路附件11-110 5.4.1配管材料11-110 5.4.2管路附件11-110 6油雾润滑11-125 6.1油雾润滑工作原理、系统及装置11-125 6.1.1工作原理11-125 6.1.2油雾润滑系统和装置11-125 6.2油雾润滑系统的设计和计算11-126 6.2.1各摩擦副所需的油雾量11-126 6.2.2凝缩嘴尺寸的选择11-128 6.2.3管道尺寸的选择11-128 6.2.4空气和油的消耗量11-129 6.2.5发生器的选择11-129 6.2.6润滑油的选择11-129 6.2.7凝缩嘴的布置方法11-130 7油气润滑11-132 7.1油气润滑工作原理、系统及装置11-132 7.1.1油气润滑装置(摘自JB/ZQ 4711—2006)11-133 7.1.2油气润滑装置(摘自JB/ZQ 4738—2006)11-135 7.2油气混合器及油气分配器11-137 7.2.1QHQ型油气混合器(摘自JB/ZQ 4707—2006)11-137 7.2.2AHQ型双线油气混合器11-138 7.2.3MHQ型单线油气混合器11-138 7.2.4AJS型、JS型油气分配器(摘自JB/ZQ 4749—2006)11-139 7.3专用油气润滑装置11-140 7.3.1油气喷射润滑装置(摘自JB/ZQ 4732—2006)11-140 7.3.2链条喷射润滑装置11-1417.3.3行车轨道润滑装置(摘自JB/ZQ 4736—2006)11-142 第2章稀油润滑装置的设计计算11-143 1概述11-143 2稀油润滑与液压传动在技术性能、参数计算方面的差异和特点11-143 3稀油润滑装置的设计计算11-147 3.1稀油润滑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11-147 3.2稀油润滑系统技术性能参数的关系和有关计算11-148 3.2.1稀油润滑系统简图及参数标示11-148 3.2.2装置供油量及泵的台数11-148 3.2.3装置泄油量11-149 3.2.4供油压力的确定及多供应支管时压力的调整11-149 3.2.5从泵口至供油口的最大压降11-150 3.2.6润滑油泵功率计算11-151 3.2.7过滤器的压降特性11-152 3.3高低压稀油润滑装置结构参数、自动控制和系列实例11-153 3.3.1结构参数的合理确定11-154 3.3.2自动控制和安全技术11-155 3.3.3部分系列实例11-158 第3章润滑剂11-171 1润滑剂选用的一般原则11-171 1.1润滑剂的基本类型11-171 1.2润滑剂选用的一般原则11-171 2常用润滑油11-173 2.1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11-173 2.1.1黏度11-173 2.1.2润滑油的其他质量指标11-182 2.2常用润滑油的牌号、性能及应用11-185 2.2.1润滑油的分类11-185 2.2.2常用润滑油的牌号、性能及应用11-186 3常用润滑脂11-1973.1润滑脂的组成及主要质量指标11-197 3.1.1润滑脂的组成11-197 3.1.2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11-197 3.2润滑脂的分类11-198 3.3常用润滑脂的性质与用途11-199 4润滑剂添加剂11-203 5合成润滑剂11-205 5.1合成润滑剂的分类11-206 5.2合成润滑剂的应用11-206 6固体润滑剂11-208 6.1固体润滑剂的分类11-208 6.2固体润滑剂的作用和特点11-208 6.2.1可代替润滑油脂11-208 6.2.2增强或改善润滑油脂的性能11-208 6.2.3运行条件苛刻的场合11-209 6.2.4环境条件很恶劣的场合11-209 6.2.5环境条件很洁净的场合11-209 6.2.6无需维护保养的场合11-209 6.3常用固体润滑剂的使用方法和特性11-210 6.3.1固体润滑剂的使用方法11-210 6.3.2粉状固体润滑剂特性11-210 6.3.3膏状固体润滑剂特性11-211 7润滑油的换油指标、代用和掺配方法11-213 7.1常用润滑油的换油指标11-213 7.2润滑油代用的一般原则11-213 7.3润滑油的掺配方法11-213 8国内外液压工作介质和润滑油、脂的牌号对照11-216 8.1国内外液压工作介质产品对照11-216 8.2国内外润滑油、脂品种对照11-225 第4章密封11-252 1静密封的分类、特点及应用11-252 2动密封的分类、特点及应用11-254 3垫片密封11-258 3.1常用垫片类型与应用11-258 3.2管道法兰垫片选择11-260 4填料密封11-261 4.1毛毡密封11-2614.2软填料动密封11-262 4.3软填料密封计算11-266 5油封密封11-268 5.1结构型式及特点11-268 5.2油封密封的设计11-269 5.3油封摩擦功率的计算11-273 6涨圈密封11-274 7迷宫密封11-275 8机械密封11-276 8.1接触式机械密封工作原理11-276 8.2常用机械密封分类及适用范围11-277 8.3机械密封的选用11-280 8.4常用机械密封材料11-284 8.5机械密封的计算11-289 8.6机械密封结构设计11-293 8.7波纹管式机械密封11-295 8.7.1波纹管式机械密封型式11-295 8.7.2波纹管式机械密封端面比压算11-296 8.8非接触式机械密封11-297 8.8.1非接触式机械密封与接触式机械密封比较11-297 8.8.2流体静压式机械密封11-298 8.8.3流体动压式机械密封11-299 8.8.4干气密封11-301 8.9釜用机械密封11-307 8.10机械密封辅助系统11-310 8.10.1泵用机械密封的冷却方式和要求11-310 8.10.2泵用机械密封冲洗系统11-312 8.10.3釜用机械密封润滑和冷却系统11-321 8.11杂质过滤和分离11-324 8.12机械密封标准11-325 8.12.1机械密封技术条件(摘自JB/T 4127.1—2013)11-325 8.12.2机械密封用O形橡胶密封圈(摘自JB/T 7757.2—2006)11-326 8.12.3机械密封用氟塑料全包覆橡胶O形圈(摘自JB/T 10706— 2007)11-3298.12.4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摘自JB/T 8723—2008)11-333 8.12.5泵用机械密封(摘自JB/T 1472—2011)11-338 8.12.6耐酸泵用机械密封(摘自JB/T 7372—2011)11-345 8.12.7耐碱泵用机械密封(摘自JB/T 7371—2011)11-350 9螺旋密封11-353 9.1螺旋密封方式、特点及应用11-353 9.2螺旋密封设计要点11-354 9.3矩形螺纹的螺旋密封计算11-355 …… 第12篇弹簧 第1章弹簧的类型、性能与应用12-3 第2章圆柱螺旋弹簧12-8 1圆柱螺旋弹簧的形式、代号及应用12-8 2弹簧材料及许用应力12-10 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12-15 3.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计算公式12-15 3.2圆柱螺旋弹簧参数选择12-17 3.3压缩弹簧端部形式与高度、总圈数等的公式12-18 3.4螺旋弹簧的稳定性、强度和共振的验算12-19 3.5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计算表12-203.6圆柱螺旋弹簧计算用系数C,K,K1, 8πKC3(摘自GB 1239—2009)12-28 3.7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计算示例12-29 3.8组合弹簧的设计计算12-32 3.9组合弹簧的计算示例12-33 3.10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压力调整结构12-35 3.1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应用实例12-35 4圆柱螺旋拉伸弹簧12-37 4.1圆柱螺旋拉伸弹簧计算公式12-37 4.2圆柱螺旋拉伸弹簧计算示例12-38 4.3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拉力调整结构12-41 4.4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应用实例12-42 5圆柱螺旋扭转弹簧12-44 5.1圆柱螺旋扭转弹簧计算公式12-44 5.2圆柱螺旋扭转弹簧计算示例12-45 5.3圆柱螺旋扭转弹簧安装及结构示例12-46 5.4圆柱螺旋扭转弹簧应用实例12-47 6圆柱螺旋弹簧制造精度、极限偏差及技术要求12-48 6.1冷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制造精度及极限偏差12-48 6.2冷卷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制造精度及极限偏差12-48 6.3热卷圆柱螺旋弹簧制造精度及极限偏差12-49 6.4冷卷圆柱螺旋扭转弹簧制造精度及极限偏差12-50 6.5圆柱螺旋弹簧的技术要求12-51 7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12-51 7.1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计算公式12-52 7.2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有关参数的选择12-53 7.3矩形截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计算示例12-54 第3章截锥螺旋弹簧12-56 1截锥螺旋弹簧的结构形式及特性12-56 2截锥螺旋弹簧的分类12-56 3截锥螺旋弹簧的计算公式12-57 4截锥螺旋弹簧的计算示例12-59 5截锥螺旋弹簧应用实例12-60 第4章蜗卷螺旋弹簧12-62 1蜗卷螺旋弹簧的特性曲线12-62 2蜗卷螺旋弹簧的材料及许用应力12-62 3蜗卷螺旋弹簧的计算公式12-62 4蜗卷螺旋弹簧的计算示例12-64 4.1等螺旋角蜗卷螺旋弹簧的计算12-64 4.2等节距蜗卷螺旋弹簧的计算12-66 4.3等应力蜗卷螺旋弹簧的计算12-68 第5章多股螺旋弹簧12-69 1多股螺旋弹簧的结构、特性及用途12-69 2多股螺旋弹簧的材料及许用应力12-69 3多股螺旋弹簧的参数选择12-70 4多股螺旋压缩、拉伸弹簧设计主要公式12-70 5多股螺旋压缩、拉伸弹簧几何尺寸计算12-72 6多股螺旋压缩弹簧计算示例12-73 第6章碟形弹簧12-76 1碟形弹簧的特点与应用12-76 2碟簧(普通碟簧)的分类及系列12-76 3碟形弹簧的计算12-79 3.1单片碟形弹簧的计算公式12-79 3.2单片碟形弹簧的特性曲线12-81 3.3组合碟形弹簧的计算公式12-81 4碟形弹簧的材料及许用应力12-82 4.1碟形弹簧的材料12-82 4.2许用应力及极限应力曲线12-83 4.2.1载荷类型12-83 4.2.2静载荷作用下碟簧的许用应力12-83 4.2.3变载荷作用下碟簧的疲劳极限12-83 5碟形弹簧的技术要求12-84 5.1导向件12-84 5.2碟簧参数的公差和偏差12-84 5.3碟簧表面的粗糙度12-85 5.4碟簧成形后的处理12-85 6碟形弹簧计算示例12-85 7碟形弹簧工作图12-88 8碟形弹簧应用实例12-88 第7章开槽碟形弹簧12-90 1开槽碟形弹簧的特性曲线12-90 2开槽碟形弹簧设计参数的选择12-90 3开槽碟形弹簧的计算公式12-91 4开槽碟形弹簧计算示例12-92 第8章膜片碟簧12-95 1膜片碟簧的特点及用途12-95 2膜片碟簧参数的选择12-96 3膜片碟簧的基本计算公式12-97 4膜片碟簧的计算方法12-98 5膜片碟簧的技术条件12-98 第9章环形弹簧12-99 1环形弹簧的特性曲线12-99 2环形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12-100 3环形弹簧设计参数选择12-100 4环形弹簧计算公式12-100 5环形弹簧计算示例12-102 6环形弹簧应用实例12-103 7环形弹簧的技术要求12-103 第10章片弹簧12-104 1片弹簧的结构与用途12-104 2片弹簧材料及许用应力12-105 3片弹簧计算公式12-105 4片弹簧计算示例12-107 5片弹簧技术要求12-108 6片弹簧应用实例12-108 第11章板弹簧12-110 1板弹簧的类型和用途12-110 2板弹簧的结构12-110 2.1弹簧钢板的截面形状12-110 2.2主板的端部结构12-111 2.3副板端部结构12-112 2.4板弹簧中部的固定结构12-113 2.5板弹簧两侧的固定结构12-113 3板弹簧材料及许用应力12-114 3.1板弹簧材料及力学性能12-114 3.2许用弯曲应力12-114 4板弹簧设计与计算12-114 4.1板弹簧的近似计算公式12-114 4.2板弹簧的设计计算公式12-115 4.2.1叶片厚度、宽度及数目的 计算12-1164.2.2各叶片长度的计算12-116 4.2.3板弹簧的刚度计算12-118 4.2.4板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弧高及曲率半径的计算12-119 4.2.5叶片在自由状态下曲率半径及弧高的计算12-119 4.2.6装配后的板弹簧总成弧高的计算12-119 4.2.7板弹簧元件的强度验算12-119 5板弹簧的技术要求12-121 6板弹簧计算示例12-122 6.1叶片厚度、宽度及数目的计算12-122 6.2叶片长度的计算12-123 6.3板弹簧的刚度12-124 6.4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12-124 6.5叶片预应力的确定12-124 6.6装配后板弹簧总成弧高及曲率半径的计算12-125 6.7板弹簧各叶片应力的计算12-126 6.8板弹簧工作图12-126 7板弹簧应用实例12-128 第12章发条弹簧12-129 1发条弹簧的类型、结构及应用12-129 2螺旋形发条弹簧12-131 2.1发条弹簧的工作特性12-131 2.2螺旋形发条弹簧的计算公式12-131 2.3发条弹簧材料12-132 2.4发条弹簧设计参数的选取12-133 2.5螺旋形发条弹簧计算示例12-133 2.6带盒螺旋形发条弹簧典型结构及应用实例12-135 3S形发条弹簧12-135 3.1S形发条弹簧计算公式12-135 3.2S形发条弹簧计算示例12-136 第13章游丝12-138 1游丝的类型及用途12-138 2游丝的材料12-138 3游丝的计算公式12-139 4游丝参数的选择12-139 5游丝的尺寸系列12-140 6游丝座的尺寸系列12-141 7游丝的技术要求12-141 8游丝端部固定形式12-141 9游丝计算示例12-142 10游丝的应用实例12-142 …… 第13篇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 第1章螺旋传动13-3 1滑动螺旋传动13-4 1.1螺纹基本尺寸和精度13-4 1.2滑动螺旋传动计算13-4 1.3材料与许用应力13-81.4结构13-9 2滚动螺旋传动13-14 2.1滚珠丝杠副的组成(摘自GB/T 17587.1—1998)13-14 2.2滚珠丝杠副的结构及分类13-16 2.3滚珠丝杠副的标准参数 (摘自GB/T 17587.2—1998)13-19 2.4滚珠丝杠副滚珠螺母安装连接尺寸(摘自JB/T 9893—1999)13-20 2.5滚珠丝杠副精度标准(摘自GB/T 17587.3—1998)13-24 2.6滚珠丝杠副轴端型式尺寸(摘自JB/T 3162—2011)13-29 2.7常用滚珠丝杠副系列产品尺寸及性能参数摘编13-35 2.8滚珠丝杠副的计算程序及计算实例13-48 2.9滚珠丝杠副的润滑与密封13-56 2.10滚珠丝杠副防逆转措施13-57 …… 第14篇带、链传动 第1章带传动14-3 1带传动的类型、特点与应用14-3 2V带传动14-4 2.1带14-4 2.2带轮14-7 2.3设计计算(摘自GB/T 13575.1—2008、JB/ZQ 4175—2006、 GB/T 13575.2—2008、GB/T 15531—2008)14-11 3多楔带传动14-27 3.1带14-27 3.2带轮14-28 3.3设计计算(摘自JB/T 5983—1992)14-29 4平带传动14-35 4.1普通平带14-35 4.2带轮14-36 4.3设计计算14-375同步带传动14-42 5.1同步带主要参数14-42 5.2带14-43 5.3带轮14-48 5.4设计计算14-59 6带传动的张紧及安装14-93 6.1张紧方法及安装要求14-93 6.2初张紧力的检测14-94 6.2.1V带的初张紧力(摘自GB/T 13575.1—2008、 GB/T 13575.2—2008)14-94 6.2.2多楔带的初张紧力(摘自JB/T 5983—1992)14-95 6.2.3平带的初张紧力14-95 6.2.4同步带的初张紧力(摘自GB/T 11361—2008、 JB/T 7512.3—1994)14-96 …… 第15篇齿轮传动 第1章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15-12 1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齿廓和模数系列(摘自GB/T 1356—2001)15-13 1.1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基本齿廓 (摘自GB/T 1356—2001)15-13 1.1.1范围15-13 1.1.2标准基本齿条齿廓15-14 1.1.3不同使用场合下推荐的基本齿条15-14 1.1.4GB 1356所作的修改15-15 1.2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15-18 1.2.1模数(摘自GB/T 1357—2008)15-18 1.2.2径节15-19 1.2.3双模数制齿轮与双径节齿轮15-19 2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参数选择15-19 3变位齿轮传动和变位系数的选择15-23 3.1齿轮变位的定义15-23 3.2变位齿轮原理15-25 3.3变位齿轮传动的分类和特点15-26 3.4选择外啮合齿轮变位系数的限制条件15-28 3.5外啮合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15-29 3.5.1变位系数的选择方法15-29 3.5.2选择变位系数的线图15-29 3.5.3选择变位系数的线图(摘自DIN 3992德国标准)15-31 3.5.4等滑动率的计算15-33 3.5.5AGMA 913-A98关于变位系数选取15-36 3.5.6齿根过渡曲线15-37 3.6内啮合齿轮的干涉15-40 3.7内啮合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15-44 4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15-45 4.1标准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15-45 4.2高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15-46 4.3角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15-47 4.4齿轮与齿条传动的几何计算15-50 4.5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15-52 4.6几何计算中使用的数表和线图15-53 4.7ISO 21771:2007几何计算公式15-58 5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厚的测量计算15-65 5.1齿厚测量方法的比较和应用15-65 5.2公法线长度(跨距)15-66 5.3分度圆弦齿厚15-765.4固定弦齿厚15-80 5.5量柱(球)测量距15-82 5.6ISO 21771:2007齿厚相关计算公式15-83 5.6.1齿厚与齿槽宽15-83 5.6.2跨齿距15-84 5.6.3法向弦齿厚和弦齿高15-87 5.6.4固定弦15-88 5.6.5量球(棒)测量15-88 5.6.6双啮中心距15-93 6圆柱齿轮精度15-93 6.1适用范围15-94 6.2齿轮偏差的代号及定义15-95 6.3齿轮精度等级及其选择15-98 6.3.1精度等级15-98 6.3.2精度等级的选择15-98 6.4齿轮检验15-100 6.4.1齿轮的检验项目15-100 6.4.25级精度的齿轮公差的计算公式15-101 6.4.3齿轮的公差15-101 6.5齿轮坯的精度15-119 6.5.1基准轴线与工作轴线之间的关系15-119 6.5.2确定基准轴线的方法15-119 6.5.3基准面与安装面的形状公差15-119 6.5.4工作轴线的跳动公差15-121 6.6中心距和轴线的平行度15-121 6.6.1中心距允许偏差15-121 6.6.2轴线平行度偏差15-121 6.7齿厚和侧隙15-122 6.7.1侧隙15-123 6.7.2齿厚公差15-124 6.7.3齿厚偏差的测量15-125 6.8轮齿齿面粗糙度15-125 6.8.1图样上应标注的数据15-126 6.8.2测量仪器15-126 6.8.3齿轮齿面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5-127 6.9轮齿接触斑点15-1286.9.1检测条件15-129 6.9.2接触斑点的判断15-129 6.10新旧标准对照15-130 6.11ISO/DIS 1328-1:201115-133 7齿条精度15-138 8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15-139 8.1可靠性与安全系数15-140 8.2轮齿受力分析15-141 8.3齿轮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15-142 8.3.1齿面接触强度15-142 8.3.2齿根弯曲强度15-142 8.4疲劳强度校核计算(摘自GB/T 3480—1997)15-143 8.4.1齿面接触强度核算15-143 8.4.2轮齿弯曲强度核算15-165 8.4.3齿轮静强度核算15-185 8.4.4在变动载荷下工作的齿轮强度核算15-186 8.4.5薄轮缘齿轮齿根应力基本值15-187 8.5开式齿轮传动的计算15-188 8.6计算例题15-188 9渐开线圆柱齿轮修形计算15-193 9.1齿轮的弹性变形修形15-193 9.2齿轮的热变形修形15-198 10齿轮材料15-202 10.1齿轮用钢15-202 10.2齿轮用铸铁15-208 10.3齿轮用铜合金15-210 11圆柱齿轮结构15-214 12圆柱齿轮零件工作图15-219 12.1需要在工作图中标注的一般尺寸数据15-220 12.2需要在参数表中列出的数据15-221 12.3其他15-221 12.4齿轮工作图示例15-221 13齿轮润滑15-224 13.1齿轮润滑总体介绍15-224 13.2齿轮传动的润滑形式和齿轮润滑方式的选择15-225 13.2.1齿轮润滑形式15-225 13.2.2齿轮润滑方式15-226 第2章圆弧圆柱齿轮传动15-228 1概述15-228 1.1圆弧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15-228 1.2圆弧齿轮传动的特点15-230 1.3圆弧齿轮的加工工艺15-231 1.4圆弧齿轮的发展与应用15-231 2圆弧齿轮的模数、基本齿廓和几何尺寸计算15-232 2.1圆弧齿轮的模数系列15-232 2.2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15-232 2.2.1单圆弧齿轮的滚刀齿形15-232 2.2.2双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15-233 2.3圆弧齿轮的几何参数和尺寸计算15-234 2.4圆弧齿轮的主要测量尺寸计算15-236 3圆弧齿轮传动的精度和检验15-237 3.1精度标准和精度等级的确定15-237 3.2齿轮、齿轮副误差及侧隙的定义和代号(摘自GB/T 15753—1995)15-238 3.3公差分组及其检验15-241 3.4检验项目的极限偏差及公差值(摘自GB/T 15753—1995)15-242 3.5齿坯公差(摘自GB/T 15753—1995)15-247 3.6图样标注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15-248 4圆弧齿轮传动的设计及强度计算15-250 4.1基本参数选择15-250 4.2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15-251 4.2.1双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15-252 4.2.2单圆弧齿轮的强度计算公式15-252 4.2.3强度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15-253 …… 第10章塑料齿轮15-620 1概述15-620 2塑料齿轮设计15-622 2.1塑料齿轮的齿形制15-622 2.1.1渐开线齿形制15-622 2.1.2计时仪器用圆弧齿形制15-627 2.2塑料齿轮的轮齿设计15-631 2.2.1轮齿齿根倒圆15-631 2.2.2轮齿高度修正15-632 2.2.3轮齿齿顶修缘15-633 2.2.4压力角的修正15-634 2.2.5避免齿根根切及其齿根“限缩”现象15-635 2.2.6大小齿轮分度圆弧齿厚的平衡15-635 2.3塑料齿轮的结构设计15-636 2.4AGMA PT基本齿条确定齿轮齿形尺寸的计算15-638 2.4.1AGMA PT基本齿条确定齿轮齿顶修缘的计算15-641 2.4.2圆柱外齿轮齿顶倒圆后的齿廓参数计算15-642 2.5齿轮跨棒(球)距M值、公法线长度Wk的计算15-643 2.5.1M值的计算15-643 2.5.2公法线长度的计算15-645 2.6塑料齿轮的精度设计15-646 2.7塑料齿轮应力分析及强度计算15-649 2.8塑料齿轮传动轮系参数设计计算15-652 2.8.1圆柱渐开线齿轮传动轮系参数设计的步骤与要点15-652 2.8.2平行轴系圆柱齿轮传动轮系参数实例设计计算15-653 3塑料齿轮材料15-658 3.1聚甲醛(POM)15-659 3.1.1聚甲醛的物理特性、综合特性及注塑工艺(推荐)15-659 3.1.2几种齿轮用聚甲醛性能15-660 3.2尼龙(PA66、PA46)15-663 3.2.1尼龙PA6615-663 3.2.2尼龙PA4615-666 3.3聚醚醚酮(PEEK)15-668 3.3.1PEEK 450G的主要物理特性、综合特性及加工工艺(推荐)15-669 3.3.2齿轮用PEEK聚合材料的性能15-670 3.4塑料齿轮材料的匹配及其改性研究15-672 3.4.1最常用齿轮材料的匹配15-672 3.4.2齿轮用材料的改性研究15-672 3.5塑料齿轮的失效形式15-673 4塑料齿轮的制造15-674 4.1塑料齿轮的加工工艺15-674 4.2注塑机及其辅助设备15-675 4.2.1注塑机15-6754.2.2辅助设备配置15-678 4.3齿轮注射模的设计15-679 4.3.1齿轮注射模设计的主要步骤15-679 4.3.2齿轮型腔结构设计15-679 4.3.3浇口系统设置15-681 4.3.4排气系统设置15-682 4.3.5冷却水(油)道系统的设置15-683 4.3.6精定位的设计15-684 4.3.7圆柱塑料齿轮(直齿/斜齿)注射模结构图15-684 4.4齿轮型腔的设计与制造15-685 4.4.1齿轮型腔的参数设计15-686 4.4.2齿轮型腔的加工工艺15-687 5塑料齿轮的检测15-688 5.1塑料齿轮光学投影检测15-688 5.2小模数齿轮齿厚测量15-689 5.3齿轮径向综合误差与齿轮测试半径的测量15-690 5.4齿轮分析式测量15-693 5.5国内外部分小模数齿轮检测用仪器15-695 参考文献15-697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