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无障碍阅读 彩图珍藏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的一本。是根据雷锋的人物事迹创作的一部书籍。他出生于贫穷家庭,小小年纪父母相继去世,不得不寄人篱下。但他没有悲观,没有失望,而是不断进取,并且以满腔热忱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他不怕苦不怕累,冒着严寒治理沩水河;他积极肯干,以大无畏的精神拦截汹涌而来的洪水;他不贪图安逸,执意来到条件艰苦的鞍山钢铁厂……他的感人事迹传遍了全国,成为道德的楷模。他就是人民的好儿子雷锋。书中附有导读、注释、解析、习题等,并配有插图。
第一章 苦难的童年
第二章 翻身解放
第三章 新少年的先锋
第四章 雨露滋润
第五章 锻炼锻炼
第六章 友情
第七章 北上伙伴
第八章 到鞍钢
第九章 火红的青春
第十章 亲如兄妹
第十一章 参军
第十二章 服从革命需要
第十三章 “钉子”精神
第十四章 干劲永不衰
第十五章 在抗洪斗争中
第十六章 甘当革命的“傻子”
第十七章 心向着党
第十八章 发“愤”图强
第十九章 团结前进
第二十章 以人民勤务员的名义
第二十一章 孩子们的知心人
第二十二章 人民代表
第二十三章 “火车头”和“车厢”
第二十四章 军民一家
第二十五章 雷锋请战要到前方去
第二十六章 永生的战士
附录
《雷锋的故事(无障碍阅读 彩图珍藏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从此,这把手电就成了雷锋夜晚读书的照明工具。这年初,雷锋调到农场学开拖拉机,没想到黄丽也被调来了。下放农场的女同志,多数分在场部工作。雷锋和黄丽都是共青团员,偏巧分在一个团小组里,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当时农场初建,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住庙宇,吃糙米,每人只发一把锄头,一顶斗笠,一件蓑衣,风里雨里打着赤脚垦荒创业,年轻人的生活倒充满了朝气。雷锋刚到农场时,拖拉机尚未运到,农场先买来三匹马,用来犁田、拉车、跑交通。马厩就设在场部门前,有个老倌子负责饲养。身边一时没有拖拉机,雷锋对学骑马发生了兴趣,看马老倌就是不许他学,怕摔着他。明着不让学,他没事就来帮助喂马、遛马,乘老倌子不在时偷着学。黄丽一见他骑马奔驰,心里就提心吊胆的。她想上前帮把手,雷锋又不让:“你放心,摔不了的。”有一次没骑稳,马一惊把他甩下马背,本来没摔伤,可把小黄急了个团团转,跑出很远把场部医生找来。医生看罢打趣地说:“小雷没摔伤,可把小黄摔疼了。”逗得大家哈哈笑。看马老倌夺过缰绳,吹胡子瞪眼,把雷锋好一顿批评。雷锋低头睨视着老人,还嘻嘻笑呢,根本没当回事。
有一天,雷锋要去镇上办事,偏巧看马老倌不在,他骑上那匹小黑马乐颠颠地走了。看马老倌回来听说此事,气冲冲地闯进场部,一状告到团支部书记孙姐名下。孙姐晓得雷锋喜欢学骑马,从没制止过,雷锋这次到镇上办事又是她指派的,已经安全回来了,她不想批评他,只是为了安抚看马老倌,才把雷锋拉到马厩,当着老马倌的面说了几句“下不为例”的话,还让雷锋当面做了检讨。小黄在一旁也添油加醋:“该批评,该检讨。”看马老倌一听,气早消了,后来还亲自教雷锋骑马,可他没时间学了——“铁牛”运来了,从湖南农学院请的师傅也来了。雷锋学拖拉机真是入了迷,前后不到一个月,就在《望城报》上发表了那篇文章,成了全县有名的拖拉机手。他开始学拖拉机,是先给师傅当农具手的,等他学成了,能单独开车作业了,也要给他配个农具手。不少青年伙伴都想当这个农具手,黄丽就更积极,先找雷锋要求,雷锋不表态,让她听组织分配。孙姐是作业组长,觉得让黄丽给雷锋当农具手挺合适的,可是农场场长不同意,听孙姐一说就火了:“派谁也不能派这个俏妹子!”还指着孙姐的鼻子说,“你是他们的大姐,可要给我管严点,男男女女的,不许给我出洋相。”这位场长当即指定一个男青年给雷锋当了农具手,并让孙姐找黄丽谈谈,不许闹情绪。其实事情没那么严重,没让黄丽当农具手,人家照样下田干活,照样有说有笑,照样找雷锋谈论学习和生活。找人家谈什么?孙姐认为男女青年志趣相投接触多些没有坏处。谁都知道,小雷是个闲不住的人,一闲下来,手上不是一本书就是一支笔。劳动一天回来,不管多么晚、多么累,常常读书到深夜。黄丽也是个书虫子,抓到书就啃,什么都看。雷锋有个藤条箱子,里面装了不少书,她借了一本又一本,读完了两个人就在一起嘁喳议论。有人说黄丽对小雷的感情不一般,是确有表现的。比如,雷锋在《望城报》上发表了文章,她特意剪下来夹在自己的日记本里。雷锋写出那首《南来的燕子啊!》抒情诗,她自告奋勇在晚会上朗诵。她还悄悄帮助雷锋洗衣服、刷鞋子。一到开饭时,总喜欢和雷锋坐在一起。总之,一个姑娘爱上一个小伙子,瞒是瞒不住的,平时言谈举止总会流露出来。像“雷锋是青年中少有的”这种话,她当着孙姐的面就说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