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认知行为咨询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具体指出了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哪些心理障碍能够有特别好的疗效,如焦虑障碍,并且涉及到疗效的测量。
      大卫.韦斯特布鲁克,英国牛津认知治疗中心(OCTC)主任,同时也是英国牛津郡和白金汉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OBMH)临床心理学家。 
海伦.肯纳利,OCTC和OBMH临床心理学家。 
琼.柯克,OCTC创始主任,现在是OCTC的一名临床心理学家,同时也经营一家私人诊所。
第1章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发展与现状 
引言/1 
认知行为疗法简史/2 
基本原则/4 
认知“水平”/9 
不同问题中的典型认知/14 
问题形成的一般认知行为疗法模式/15 
认知行为疗法的现状/16 
第2章 认知行为疗法的显著特征 
合作性/21 
结构化和积极参与/22 
时限性和短暂性/23 
实证性/24 
问题导向性/26 
引导发现/26 
行为方法/27 
亲历行动/27 
总结和反馈/28 
认知行为疗法的误区/29 
总结/34 
第3章 治疗关系 
作为治疗关键基础的治疗关系/35 
治疗师的角色/38 
建立积极和合作性医患关系的方法/40 
治疗联盟中的裂缝/41 
界限问题/43 
维持治疗界限/45 
界限违反的种类/47 
总结/50
第4章 评估和程式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程式/51 
程式:艺术还是科学?/53 
关注维持过程/54 
评估过程/56 
对当前病况的评估/57 
维持过程/61 
评估过去经历和问题发展/69 
各个评估部分的顺序/70 
“非特异性”因素与治疗关系/71 
制定程式/72 
程式样本/74 
认知行为疗法的适用性/76 
评估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77 
制定程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80 
第5章 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测量 
引言/84 
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证性/84 
评估和程式/85 
治疗中和治疗结束/86 
为何要为测量费心?/87 
监控的心理测量/88 
获得有用且精确的测量工具/89 
搜集哪类信息/94 
频率计算/94 
其他信息来源/98 
充分利用数据/100 
使用测量中的问题/101 
总结/102 
第6章 帮助患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引言/103 
帮助患者学习和记忆/104 
复发处理/109 
“自助”阅读(阅读治疗法)/114 
可能的问题/115
第7章 苏格拉底式方法 
引言/117 
为何选择苏格拉底式问题?/118 
我们何时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124 
如何完成?/124 
使用苏格拉底式问题时的困难/134
第8章 认知技术 
引言/137 
说明认知工作原理/138 
识别认知/139 
分心/147 
识别认知偏见/149 
评估自动思维和表象/152 
形成新观点/157 
检验自动思维和表象/163 
修正核心信念/164 
结语/166 
问题/167 
第9章 行为实验 
什么是行为实验/169 
行为实验的类型/173 
行为实验的制定与实施/176 
行为实验中常见的问题/179 
第10章 身体技术 
放松/183 
控制呼吸/187 
身体锻炼/189 
应用张力/191 
认知行为疗法与睡眠/191 
总结/195 
第11章 治疗过程 
治疗过程的总体模式/196 
日程设置/197 
早期阶段/202 
家庭作业/204 
早期阶段中的问题/207 
检查要点/210 
后期阶段/211 
结束治疗/212 
第12章 抑郁症 
抑郁症的特征/215 
一般的维持过程/216 
治疗过程/218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要素/218 
活动安排/219 
活动安排中的常见问题/224 
雅各布森的分解研究和行为激活法/225 
抑郁症的认知策略/225 
早期认知策略/226 
主要认知策略/226 
药物治疗/227 
处理自杀想法/227 
结构化的问题解决/229 
治疗抑郁症患者时的潜在问题/231 
第13章 焦虑症 
引言/234 
焦虑和焦虑症的特征/236 
维持过程/240 
治疗方法/244 
治疗焦虑症患者过程中的问题/248 
第14章 焦虑症:具体模式和治疗方案 
引言/251 
广泛性焦虑症/252 
健康焦虑或疑病症/255 
强迫症/258 
恐慌症/261 
创伤后应激障碍/263 
社交焦虑/266 
特定恐惧症/268 
共病现象/270 
结论/271 
具体模式和治疗草案中的潜在问题/271 
第15章 认知行为疗法更广泛的应用 
引言/273 
饮食障碍/274 
创伤/280 
愤怒/284 
精神病/286 
人际关系困难/288 
物质滥用/290 
认知行为疗法的其他应用/293 
第16章 新兴治疗模式 
引言/294 
认知行为疗法的实施模式/296 
自助/296 
大组/299 
常规组/300 
配偶疗法/303 
配对疗法/306 
第17章 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 
引言/307 
为何考虑跳出传统认知行为疗法的框架?/308 
治疗中的图式/309 
以图式为中心的治疗方法/311 
基于同情的疗法/316 
正念认知疗法/318 
激进的行为干预/321 
结论/323 
问题/324 
第18章 认知行为疗法的实践评估 
什么是评估和我们为何要进行评估?/326 
评估的类型/327 
一些常用的问卷/332 
临床显著性意义统计/333 
评估方面的困难/335 
第19章 认知行为疗法的督导 
引言/337 
督导的目标/338 
督导的模式/339 
督导还是治疗?/341 
带子的使用/341 
选择一名督导/343 
协商督导事宜/343 
为督导会议做准备/344 
在督导过程中/346 
督导中的问题/347 
附录 英国行为与认知心理治疗协会督导协议示例(BABCP2005)/349 
参考文献/355 
索引/369 
译后记/386
	
 
        正如了解患者的背景对了解他目前的情况很有帮助一样,了解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历程同样能帮助我们了解它目前的状况。现代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受两种学派的影响:第一,沃尔普(Wolpe,1958)以及其他心理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开创的行为疗法;第二,A.T.贝克开创的认知疗法,这种疗法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革命”的进行,才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范式主宰了心理分析,而行为疗法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建立在对心理动力学的批判之上。20世纪50年代,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被科学心理学所质疑,因为它缺乏实证来支持其理论或验证其效果(Eysenck,1952)。而行为疗法深受理论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这种思潮认为人的思想是内在的而且不能被直接观察的,因此不易于科学研究。因此,行为学家在可观察的事件中寻找可重复的联系,特别是刺激(环境中的特征或事件)和反应(来自可观察和可测量的人或动物的研究)之间的联系。学习理论,在当时是一种主要的心理学范式,它试图寻找普遍原理来解释有机体如何在刺激—反应间获得新的联系。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行为疗法避开了推测意识过程、隐藏动机和未被觉察的思维结构,而是运用学习理论原理去修正不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比如,行为主义治疗师们不再像弗洛伊德在著名实验“小汉斯”(一个对于骑马有着恐惧反应的小男孩;Freud,1909)中那样,试图探求动物恐惧症的意识根源,而是基于学习理论来构建出治疗程序。他们相信这种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学习新的反应方式。行为疗法认为,如果一些人像小汉斯一样学习了马的刺激和恐惧反应之间的联系,那么治疗的任务就是对那种刺激形成一种新的、不恐惧的反应。这种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被称为系统脱敏法,它要求患者反复想象恐怖刺激,同时练习放松,从而用放松反应取代恐怖反应。随着治疗的进展,真实的暴露(接近真实的马)要逐步代替想象的暴露(例如想象关于马的心理图像)。 
行为疗法很快取得成功,特别是在焦虑症,如恐惧症和强迫症(OCD)方面。这取决于两个原因:首先,为保持其在科学心理学中的立足之地,行为疗法总是采取实验的方法,用减轻焦虑症状的可靠证据来证明其有效性;其次,比起传统的精神疗法,6到12个疗程的行为疗法更加经济实用。 
尽管取得了早期的成功,但纯粹的行为方法所具有的局限性也令人不甚满意。诸如思想、信念、理解、想象等心理过程,是生活中如此明显的组成部分,心理学家们却置之不理,这看起来很荒唐。在20世纪70年代,这种不满演变为一场众所周知的“认知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认知现象被要求引入到心理学和治疗中去,同时坚持采用实验的方法,而避免根据的推测。事实上,贝克和其他心理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展了认知疗法(CT),而直到60年代早期,他们的思想才逐渐具有影响力。贝克有关抑郁的认知疗法书籍的问世(Beck et al.,1979),而且,实验研究表明认知疗法对于抑郁症如同“抗抑郁药物”一样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Rush et al.,1977),推动了此次认知革命。在随后的几年,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一起成长,相互影响,最终相互结合。目前,这种结合被大多数人称为认知行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