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理论丛书:老年教育社会学》在阐明了老年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以及老年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活动、继续社会化与老年教育的关系,并对老年学习者、老年教育教师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在介绍了老年教育社会组织的基础上,对老年教育社会组织形式进行了社会学的分析,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老年教育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老年教育理论丛书:老年教育社会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部研究老年教育社会学的学术著作,可以作为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培训之用。
张东平,1963年9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社区学院)校长,上海市长宁区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长宁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人教育研究基地负责人,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先后主编了《区域成人高校“一训三风”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区域成人高校多元发展研究》等著作,发表10多篇终身教育研究论文,获得了上海市育才奖和“长宁区教商科研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老年教育社会学的产生
第二节 老年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老年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第四节 老年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社会结构与老年教育
第一节 社会结构概述
第二节 社会结构对老年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老年教育对社会结构的作用
第三章 社会制度与老年教育
第一节 社会制度概述
第二节 社会制度对老年教育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老年教育对社会制度的作用
第四章 社会变迁与老年教育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
第二节 西方国家社会变迁对老年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对老年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 社会分层与老年教育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第二节 社会分层对老年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老年教育对社会分层的作用
第六章 社会流动与老年教育
第一节 社会流动概述
第二节 社会流动对老年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老年教育对社会流动的作用
第七章 社会活动与老年教育
第一节 社会活动概述
第二节 社会活动对老年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老年教育对社会活动的影响
第八章 继续社会化与老年教育
第一节 继续社会化概述
第二节 老年人继续社会化对老年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老年教育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作用
第九章 老年学习者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老年学习者的社会角色
第二节 老年学习者的社会心理
第三节 老年学习者的社会地位
第四节 老年学习者的群体划分
第十章 老年教育教师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老年教育教师的社会角色
第二节 老年教育教师的社会标准
第三节 老年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第四节 老年教育教师的群体构成
第十一章 老年教育中的社会组织
第一节 老年教育社会组织概述
第二节 老年教育中社会组织的类型
第三节 老年教育中社会组织的作用
……
第十二章 老年教育组织形式的社会学分析
第十三章 老年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社会学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老年教育理论丛书:老年教育社会学》:
城镇化有利于促进老年教育公平。城镇化意味着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实也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传统农业社会的要求完全不一样,进入到现代文明之后,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素质。好的城镇化应该是教育引领的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就意味着要时刻“以人为本”,彰显“人的主体地位”的精义内涵。“人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城乡在文化教育权利方面的一体化,人人具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当然也包括老年教育的公平化。通过推动城镇化发展,以前没有条件开展老年教育的农村地区得以接触到更多的教育资源,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得以更加充实和丰富。
城镇化有利于老年教育人才的流动。城镇化不仅意味着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的转变,更意味着跨越不同地区的人才流动。在城镇化的推动下,城市中针对老年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可以深入到农村城镇地区。更重要的是,许多拥有一门特长的老年人可以更便捷地往来于不同的城镇地区,开展社区内互助互学的基层老年教育。三、家庭结构变化对老年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