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勇专著的《中国儿童小说主题论》中的现代中国儿童小说指的是广义现代文学(1917年至今)中除动物小说、幻想小说之外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叙事对象的儿童小说类型,包括狭义现代文学(1917~1949)中的儿童小说和当代文学(1949年至今)中的儿童小说两大部分。中国儿童小说的发展与社会、时代、历史的脉搏始终保持着同步,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兴衰沉浮都被如实地、全面地、生动地刻画在了儿童小说的文本中。民智启蒙、国家成长、民族苦难是整个20世纪的时代主流,因此,中国儿童小说便有了三大主题:启蒙教育、青春成长和苦难新生。本书是一本比较优秀的文学研究著作。
                                                                                                                                                                                                    绪论  第一节  儿童小说与小说儿童  第二节  母题、主题等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辨析  第三节  中国儿童小说的主题形构  第四节  复调、狂欢:多重主题变奏    上  编  从自发到自觉——现代儿童小说主题特征第一章  启蒙教育:启蒙主义——儿童本位  第一节  启蒙教育主题的由来与现代特征  第二节  “拿来主义”与非儿童本位儿童小说  第三节  “儿童中心论”与儿童本位儿童小说的初步尝试  第四节  科学:启蒙与教育的另一种原动力  第五节  鲁迅小说的启蒙主义创作心态与叙述范式第二章  青春成长:专制主义——艰难、“被成长”  第一节  青春成长主题的现代生成  第二节  封建专制主义下青春成长的艰难性  第三节  政治思想与儿童的被动成长  第四节  现代战争和英雄主义下的儿童成长第三章  苦难新生: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死亡观、断裂  第一节  苦难新生主题的初步显现  第二节  现代儿童小说中的苦难来源  第三节  现代社会苦难中的儿童之死  第四节  苦难与新生的断裂    下  编    从自觉到追求——当代儿童小说主题特征第四章  启蒙教育:两次文化重建——儿童的新生  第一节  启蒙教育主题的当代新变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的少先队儿童形象和革命儿童形象  第三节  “文革帮八股”影响下启蒙教育主题的模式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期儿童教育观与儿童自我身份的确认第五章  青春成长:现代与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成长叙事——主动成长  第一节  主体的生成:青春成长主题的真实含义  第二节  红色小说中唱响的“青春之歌”  第三节  儿童成长的主动性与儿童主体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  在“外面的世界”“与狼共舞”:一种另类的成长 第六章  苦难新生:和平年代中儿童生命的尊严——生命价值、颂扬   第一节  苦难新生主题在当代的深度拓展-   第二节  当代文本中苦难新生的基本形态   第三节  儿童小说苦难新生主题的美学意义   第四节  中外儿童小说苦难新生主题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儿童小说(原创、初版)重要作品存目 附录二  中国儿童小说重要作家简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