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教育·幼儿园教师胜任力培训丛书:幼儿园音乐教学手册》由曹冰洁、李婷所著,是一本供幼儿园一线教师使用的工具书,根据音乐活动的五种形式(听辨、歌唱、节奏、韵律、欣赏),结合主题进行编排,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及音乐发展顺序梳理相关内容。每种音乐活动形式下又分为几大板块,包括“音乐活动形式的综述”、“素材与主题、音乐元素的联系”、“活动素材”、“阶段研讨”等,供读者阅读使用。
《幼儿园音乐教学手册》由曹冰洁、李婷所著,是一本供幼儿园一线教师使用的工具书,根据音乐活动的五种形式(听辨、歌唱、节奏、韵律、欣赏),结合主题进行编排,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及音乐发展顺序梳理相关内容。每种音乐活动形式下又分为几大板块,包括“音乐活动形式的综述”、“素材与主题、音乐元素的联系”、“活动素材”、“阶段研讨”等,供读者阅读使用。
编者的话
总 述
一、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
二、音乐教育活动的重点
三、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要素
素 材 库
一、听辨活动
听辨活动综述
听辨活动素材与主题、音乐元素的联系
听辨活动素材
高个子矮个子
红帽子黄帽子
mi和sol来做客
la宝宝的游戏
造新家
大鼓和小铃
落叶飘飘
音乐路牌
下雪了
春天的小花
山谷的秘密
开汽车
新朋友d
re的新房子
小兔的菜园
小蝌蚪找妈妈
鸡的一家
音块朋友fa迎国庆
美丽的孔雀
去春游
蝴蝶找花
会变的声音
春季运动会
动物派对
蔬菜有营养
保健茶
悯农
水果大卖场
找朋友
★阶段研讨--幼儿音乐教育与人格发展
二、歌唱活动
歌唱活动综述
歌唱活动素材与主题、音乐元素的联系
歌唱活动素材
小动物唱歌
逛商店
小小手
小龙人
自己吃饭
走路
我的爸爸本领大
妈妈走我也走
找小鸡
宝宝不怕冷
小麻雀
小小邮递员
春雨
真是一对好朋友
捉迷藏
春天来了
大眼睛
老乌鸦(一)
吹泡泡
小河之歌
我们一起摘橘子
中国娃娃
逛逛卢湾区
八月十五的月亮
摇到外婆桥
老乌鸦(二)
布娃娃
母鸭带小鸭
小鸭呷呷
清晨
我和娃娃做游戏
北京,我们的首都
蔬菜有营养
快上一年级
再试一下
像个小学生
★阶段研讨--大班歌唱活动的实践研究
三、韵律活动
韵律活动综述
韵律活动素材与主题、音乐元素的联系
韵律活动素材
宝宝来做操
快乐一家人
音乐娃娃
超级变变变
小木偶的动作
快乐的小鸟
快乐的小雪花
春姑娘的舞蹈
洗袜子
小指挥
泥娃娃
中国功夫
逛逛城隍庙
各族人民大联欢
江南小镇
蔬菜汤
音乐旅行团
老鼠娶新娘
★阶段研讨--音乐主题背景下的互动与共享
四、节奏乐活动
节奏乐活动综述
节奏乐活动素材与主题、音乐元素的联系
节奏乐活动素材
小乐器做游戏
小乐器唱歌
大象和小兔
迷迷转
沙啦沙啦
逛街
去郊游
变化的天气
铃儿响叮当
电影配音
幼儿园的早晨
春游之声
小青蛙的故事
我的故事
一个一个说
西游记
猴子学样
小乐队
瑶族舞曲
木瓜恰恰恰
蔬菜音乐会
母鸡萝丝去散步
小蝌蚪找妈妈
四季回旋曲
小小建筑师
五只鸭子
老鼠嫁女
★阶段研讨--音乐活动设计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欣赏活动
欣赏活动综述
欣赏活动素材与主题、音乐元素的联系
欣赏活动素材
小鸟捉虫
秋叶飘飘
可爱的兔子
老乌鸦
小小巡逻兵
彼得与狼
瑶族舞曲
赛马
采茶扑蝶
美丽的春天
小鸭的舞
天鹅
舒伯特摇篮曲
★阶段研讨--幼儿音乐教育新理念
六、综合活动案例
小小手
小鸟捉虫
快乐一家人
蔬菜汤
木瓜恰恰恰
像个小学生
版权页:
(四)音色
1.什么是音色
音色是声音的属性之一,是音波波形的反应,是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以及其泛音的多少和相对强度所决定的。任何声音都有自己独特的泛音结构,音乐中各种不同的音色,对人具有较直接、较强的感官刺激作用,很容易使人产生相关的联想、联觉,其中以色彩和光亮度的感觉尤为突出。
发展幼儿的听觉,引导他们去分辨不同音色,首先教师可让幼儿探索生活中较容易辨别的明暗色,变化,因为自然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雨声、雷声、风声、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各种人以各种表情说话的声音等,常常能艺术化地出现在音乐作品中,幼儿易于接受,对音色。产生兴趣。然后,教师可引导幼儿探索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音色,让幼儿分辨音乐的独唱、合唱以及各种乐器的独奏、合奏的音色,这将会对幼儿参与合唱及节奏乐活动有很大帮助。接着,教师可引导幼儿为图片、故事、儿歌配音。最后,幼扎还可创编生活中的故事,用乐器来演奏,如“春游之声”、“我的一天”等。
2.音色辨识的探索
怎样能使幼儿感受各种不同音色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耳朵去寻找、听辨周围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如水流声、风声、人声、动物叫声、人走路脚步声、说话声等,了解原来世界上的声音是那么多,我们就是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多有趣。进而教师带领幼儿摆弄各种小乐器,动手敲击。幼儿又兴奋地发现这些小乐器音色又是各不相同的,通过各种听辨如“小乐器唱歌”等游戏,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各种乐器的名称,在摆弄敲击过程中又探索到怎样使乐器发出好听的音色。自然轻松地运用到各种乐器与音色想象编故事,并能随乐自由敲击伴奏(如:大象和兔子、森林里的故事)。继而教师组织幼儿先听清脆的“叮叮”小铃声,然后用手捂住小铃让他们听“笃笃”声,体会音色上的区别。幼儿都说前一种声音好听¨后一种声音不好听。当他们一时发现不了这是“亮”和“闷”的音色时,教师便耐心等待,f并和他们一起反复听,直到他们找到这个感觉为止。有的幼儿说:“前一种声音好像太阳出来了,亮堂堂,后一种声音好像乌云出来了,天暗了。”这时,他们兴奋地说:“这是我们发现的,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