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是一位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最近的人,他自称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最完整收录汪曾祺先生谈吃的散文集,首次录入汪曾祺的画作、书法作品。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唯一一位衔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散文大师。字里行间充满了“生之喜悦”。 ◆汪是一文狐,修炼老成精。贾平凹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从古至今的文人中好美食者为数也不少,喜美食又善于动手者,先生是也。汪曾祺先生不仅为文有大名,做菜也是一把好手。
【第一辑】
口味
切脍
河豚
豆汁儿
贴秋膘
手把羊肉
鳜鱼
【第二辑】
五味
食豆饮水斋闲笔
菌小谱
葵?薤
【第三辑】
昆明的吃食 【第一辑】
口味
切脍
河豚
豆汁儿
贴秋膘
手把羊肉
鳜鱼
【第二辑】
五味
食豆饮水斋闲笔
菌小谱
葵?薤
【第三辑】
昆明的吃食
昆明的果品
昆明菜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第四辑】
寻常茶话
家常酒菜
马铃薯
萝卜
豆腐
野菜
干丝
韭菜花
栗子
第五辑
肉食者不鄙
鱼我所欲也
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
宋朝人的吃喝
吃食与文学
二尺多长的活治整鳜鱼入大锅滚油干炸,蘸椒盐,吃了令人咋舌。至今思之,只能如张岱所说:“酒足饭饱,惭愧惭愧!”
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厚膘豚肩肉,煮半熟,捞出,沥去汤,过油灼肉皮起泡,候冷,切大片,两片之间不切通,夹入豆沙,装碗笼蒸,蒸至四川人所说“粑而不烂”,倒扣在盘里,上桌,是为夹沙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