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高质量的会计规则以及如何使会计规则得到有效执行等问题,已成为当代会计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核心问题。本书围绕会计规则的制定、执行以及监管而展开研究。
    本书从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的角度,构建了会计域秩序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了如何理解什么是会计的问题,构建了利益冲突与协调视角下的全新的会计理论框架,并运用会计域秩序的基本理念,对审计做出了全新的诠释。全新的研究路径,为会计基本理论的发展开创了全新的思路。
    本书所进行的研究,既有规范研究,也有属于会计研究主流的实证研究,还有属于会计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式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本书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研究特征。本书在会计研究范式和跨学科研究方面的探索,是我国会计研究方法革新的重要实践。
    本书着重将创新的会计基本理论用于当代会计实务改革的研究,并得出了诸多具有启示意义的结论,部分研究结论已经在推进中国会计实务改革方面发挥了作用。                            
                                                                                                                                    吴联生,男,博士(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兼任北京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会计规则与会计行为、审计安排与审计市场。已在《经济研究                            
                                                                        导言
  一 基本框架与思路
  二 基本结构与研究结论
  三 主要贡献
第一部分  会计域秩序与会计规则制定
  第一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三 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
    四 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五 三分法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结构及其简要治理思路
  第二章  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会计域秩序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动态过程
    三 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客观存在:知识的相对性与理性的有限性                                                                                        导言
  一 基本框架与思路
  二 基本结构与研究结论
  三 主要贡献
第一部分  会计域秩序与会计规则制定
  第一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三 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
    四 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五 三分法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结构及其简要治理思路
  第二章  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会计域秩序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动态过程
    三 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客观存在:知识的相对性与理性的有限性
    四 提高会计规则质量:美国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一 前言
    二 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
    三 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披露会计信息的现状及其与投资者需示的比较分析
    四 改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第四章  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制定的参与特征
    ——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 利益相关者参与和会计规则制定之间的关系
    二 调查问题与样本构成
    三 利益相关者参与特征及其决定因素
    四 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规则制定的差异性
    五 检验结果分析及其启示
  第五节 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与披露:企业理论论说
    一 前言
    二 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与披露的理论基础:企业所有权
    三 企业契约性质与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
    四 企业人力资源产权特性与企业人力资源价值披露
第二部分  会计规则执行与盈余管理
  第六章  企业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责任合约安排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企业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责任合约安排的产生与变迁
    三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责任合约安排的合理性分析
    四 企业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责任合约安排的有效性分析
    五 简要结论与改进意见
  第七章  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一 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客观存在
    二 个体性的过失性失真: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 
    三 个体性的非过失性失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四 群体性的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第八章  公司价值、资产收购与控制权转移方式
  第九章  盈余管理与会计域秩序
第三部分  会计监管与审计市场
  第十章  有效会计监管的均衡模型
  第十一章  利益协调与审计制度安排
  第十二章  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评价模型
    ——兼论我国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改革
  第十三章  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特征与监管策略
  第十四章  审计师变更决策与审计意见改善
附录
相关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