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承载国家未来,其理想信念教育关乎民族希望与国家力量。本书聚焦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一核心命题,针对当前研究分散、群体覆盖不全、实效性机制缺乏等不足,系统梳理新中国70余年理想信念教育经验与成效,并首次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学生、机关、企业、农村及新兴青年等全青年群体。基于实证调查,本书深入剖析不同群体特征,着力从制度融合、过程监督、条件保障等维度,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动力、协调、预警及评价机制,为提升教育实效性、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与路径支撑。
李辽宁,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第四届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组成人员,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与法治”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向带头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四川省2022年思政工作“年度人物”。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主持教育部、省级课题10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获教育部和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各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导论 “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1
第一章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阐释··············································22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22
第二节 人的超越性存在:理想信念的哲学追问·······························37
第三节 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机理分析··············································54
第四节 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因素······················································65
第二章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76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论述············76
第二节 列宁关于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论述 ··················100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论述··········120
第四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论述··········141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要论述的当代启示·······················162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历程····················16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1921—1949 年)····················16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1949—1956 年)······176
第三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挫折时期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1956—1978 年)··········187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1978—1992 年)············200
第五节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中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1992—2012 年)·················211
第六节 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2012 年至今)·························225
第七节 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百年历程的基本经验······242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审视···············246
第一节 新时代我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做法 ··············247
第二节 新时代我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成效 ··············259
第三节 新时代我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问题 ··············277
第四节 新时代我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282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审视···············295
第一节 新时代我国社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总体评价 ··············296
第二节 新时代我国社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做法 ··············312
第三节 新时代我国社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成效 ··············324
第四节 新时代我国社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问题 ··············339
第五节 新时代我国社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346
第六章 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355
第一节 长期挑战:百年变局背景下的大国竞争·····························356
第二节 话语挑战: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霸权 ····················365
第三节 国内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 ····················374
第四节 科技挑战: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复杂环境 ························380
第五节 自我挑战:青年群体对理想信念教育提出新要求············388
第七章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397
第一节 美国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做法与中美比较·······················397
第二节 日本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做法与中日比较·······················410
第三节 新加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做法与中新比较 ··················423
第四节 俄罗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做法与中俄比较 ··················436
第五节 国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启示···································450
第八章 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目标定位 ·····454
第一节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目标定位的依据··········455
第二节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总体性目标 ··············458
第三节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具体目标 ··················480
第九章 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机制构建 ·····505
第一节 “六力联合”: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动力发生机制 ···········506
第二节 “6+1”模式: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沟通协调机制·············514
第三节 “四方联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监督机制 ···········522
第四节 “五步预警制”: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危机预警机制·······530
第五节 “评奖结合”: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 ···········536
第十章 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路径 ·····546
第一节 构建三级制度体系,促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法治化建设····················546
第二节 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规范化运行····················563
第三节 完善条件保障体系,推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发展····················585
余 论···············································································601
参考文献··········································································609
附 录···············································································635
后 记···············································································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