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生态、岩溶石漠化的综合评估为出发点,重点关注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体研究范围涉及云南省2021年第4次石漠化调查的88个县(市、区),对云南省域、岩溶石漠化区的区域生态、石漠化程度进行整体评价,以探析其时空尺度上的动态演变、关系交互、关键驱动。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978年出生,2003年获得曲阜师范大学理科硕士学位,毕业后在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从事计算机公共课教学至今。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4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1.2.1 国外研究进展 5
1.2.2 国内研究进展 6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8
2.1 研究区概况 8
2.2 数据来源 9
2.3 指标信息提取 10
2.3.1 植被指数 10
2.3.2 湿度分量 11
2.3.3 干度指标 11
2.3.4 地表温度 12
2.3.5 生态质量 13
2.3.6 石漠化 15
2.3.7 生物丰度指数 15
2.3.8 土壤侵蚀指数 15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3.1 研究目的及内容 16
3.1.1 研究目的 16
3.1.2 研究内容 16
3.2 技术路线设计 18
3.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8
3.4 评价指标体系 20
3.4.1 评价体系构建 20
3.4.2 指标计算权重 23
3.4.3 综合分析评价 24
3.5 分析方法 25
3.5.1 趋势性分析法 25
3.5.2 稳定性分析法 25
3.5.3 空间自相关分析 25
3.5.4 冗余分析 26
3.6 关系模型 27
3.6.1 同步性发展模型 27
3.6.2 耦合协调度模型 27
第4章 长时序遥感影像支持云南省生态质量整体评估 29
4.1 云南省生态质量的动态演变特征 29
4.2 云南省生态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29
4.2.1 时序变化特征 29
4.2.2 空间变化特征 30
4.2.3 分级变化特征 32
4.3 云南省生态质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33
4.4 小结 34
第5章 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石漠化动态演变整体评估 35
5.1 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石漠化程度的动态演变特征 35
5.2 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石漠化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35
5.2.1 时空变化特征 35
5.2.2 分级变化特征 36
5.3 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石漠化程度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37
5.4 小结 38
第6章 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生态质量演变与驱动机制分析 40
6.1 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生态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 40
6.2 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40
6.2.1 时空变化特征 40
6.2.2 分级变化特征 41
6.3 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生态质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42
6.4 云南岩溶石漠化区生态质量的驱动机制分析 43
6.4.1 与模型构建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3
6.4.2 与地形、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4
6.4.3 与水分、人为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5
6.5 小结 47
第7章 区域生态质量演变与岩溶石漠化的交互关系 48
7.1 滇池流域生态质量的动态演变特征 48
7.1.1 时序变化特征 48
7.1.2 空间变化特征 50
7.2 滇池流域岩溶石漠化的动态演变特征 51
7.2.1 时序变化特征 51
7.2.2 空间变化特征 52
7.3 流域生态质量与岩溶石漠化时空响应关系 54
7.4 流域生态质量与岩溶石漠化耦合协调关系 57
7.4.1 协同关系 57
7.4.2 耦合关系 58
7.4.3 协调关系 60
7.5 小结 61
第8章 基于“岩-土-水-植被”岩溶生态系统适应力评估 63
8.1 岩溶生态系统适应力时空演变特征 63
8.1.1 时序变化特征 63
8.1.2 空间变化特征 64
8.2 岩溶石漠化区人类活动强度时空演变特征 67
8.2.1 时序变化特征 68
8.2.2 空间变化特征 69
8.3 “适应力”与人类活动强度的胁迫耦合关系 71
8.3.1 协同关系 71
8.3.2 耦合关系 74
8.3.3 协调关系 77
8.3.4 胁迫关系 80
8.4 小结 81
第9章 基于“4e”模型的岩溶石漠化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估 83
9.1 岩溶石漠化区水土资源时空特征 83
9.1.1 耕地资源要素时空特征 83
9.1.2 水资源要素时空特征 96
9.2 岩溶石漠化区4e 单项要素评估 99
9.2.1 资源要素(Re) 99
9.2.2 动力要素(De) 102
9.2.3 人口要素(Pe) 105
9.2.4 效益要素(Be) 108
9.3 岩溶石漠化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估 111
9.3.1 时序变化特征 111
9.3.2 空间变化特征 112
9.4 小结 115
第10章 “适应力-承载力-经济力”胁迫耦合关系识别优化 117
10.1 岩溶石漠化区经济发展力时空演变特征 117
10.1.1 时序变化特征 117
10.1.2 空间变化特征 118
10.2 “适应力”与“承载力”的胁迫耦合关系评估 120
10.2.1 协同关系 120
10.2.2 耦合关系 123
10.2.3 协调关系 126
10.2.4 胁迫关系 129
10.3 “承载力”与“经济力”的胁迫耦合关系评估 130
10.3.1 协同关系 130
10.3.2 耦合关系 133
10.3.3 协调关系 136
10.3.4 胁迫关系 139
10.4 岩溶石漠化区“人地”耦合协调关系综合评估 140
10.4.1 耦合关系 140
10.4.2 协调关系 143
10.5 小结 146
第11章 研究前景与展望 148
11.1 对于模型发展及数据选择的探讨 148
11.2 对于生态质量变化及原因的探讨 149
11.3 对于生态质量演变驱动机制的探讨 151
11.4 生态质量与石漠化交互关系探讨 151
11.5 “岩-土-水-植被”有序治理思路 153
11.6 岩溶石漠化土地承载力建设发展 154
11.7 “适应力-承载力-经济力”关系探讨 156
11.8 岩溶石漠化区“人-地”交互关系 157
参考文献 159
附图 技术路线图 插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