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面向我国制造强国建设重大需求,考虑智能制造互联、优化、透明、前瞻、敏捷等特征,从智能制造概述、价值创造机理、生产管理框架体系、资源可重构与组织动态配置方法、网络化协同生产计划、不确定生产环境下的智能制造生产计划、在线调度与调度博弈、协同化物流管理、智能制造服务化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智能制造生产运作管理理论方法,对理论创新和关键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制造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合肥工业大学获本科学位,香港城市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2007-2014)、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主任(2001-2018),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中美物流研究院院长等职务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340余篇,其中MS、OR、POMS、INFORMS JOC、IEEE TAC、OMEGA、EJOR等本领域重要国际期刊论文130余篇兼任教育部工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上海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创新方法工作组专家、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专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智能制造概述 1
1.2 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理论方法的研究意义 5
1.3 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相关研究情况 9
1.4 本书章节结构 19
参考文献 20
第2章 智能制造的价值创造机理 26
2.1 智能制造的价值增值机理 26
2.2 智能制造服务化的价值增值机理 32
2.3 智能制造价值创造机理研究展望 38
参考文献 39
第3章 智能制造生产管理框架体系 42
3.1 智能制造生产管理框架概述 42
3.2 智能制造资源配置与产能规划 53
3.3 智能制造生产计划 58
3.4 智能制造调度控制 60
3.5 智能制造物流管理 64
3.6 未来研究方向 67
参考文献 71
第4章 智能制造资源可重构与组织动态配置方法 79
4.1 可重构智能制造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80
4.2 可重构智能制造资源配置与生产计划联合优化模型 84
4.3 联合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89
4.4 数值实验 93
参考文献 101
第5章 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生产计划 104
5.1 智能制造下生产计划变革 104
5.2 需求确定的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生产计划 112
5.3 需求随机的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生产计划 119
5.4 一种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生产和配送集成调度方法 124
参考文献 151
第6章 不确定生产环境下的智能制造生产计划 155
6.1 生产环境中的不确定性 156
6.2 一种信息不完备情形下的生产计划 169
6.3 多重信息不完备情形下的生产计划 181
参考文献 186
第7章 智能制造系统在线调度与调度博弈 189
7.1 智能制造系统主动调度模式 189
7.2 基于信息未知和竞争分析的并行批处理在线调度 202
7.3 基于自主决策和协调机制的并行批处理调度博弈 222
参考文献 241
第8章 智能制造协同化物流管理 248
8.1 智能制造协同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248
8.2 智能制造生产与物流协同化管理研究综述 249
8.3 智能制造协同化物流方法—以智能柔性装配系统为例 251
8.4 智能制造协同化物流管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274
参考文献 275
第9章 新信息技术赋能的智能制造服务化 278
9.1 新信息技术下服务化模式的发展 278
9.2 新信息技术下销售与租赁模式差异比较 280
9.3 新信息技术下的选配与交付联合优化 298
9.4 新信息技术下的生产与服务协同调度 313
参考文献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