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
江苏方言体标记专题研究 读者对象:大众
体范畴是一种重要的语法范畴。对汉语方言体范畴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汉语乃至整个人类语言体范畴的认知。盐城方言中的体标记丰富而复杂,是有别于普通话的另一类型。本文旨在在普通话及其他一些方言体范畴研究基础之上,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盐城方言的体范畴作较为全面的描写和一定程度上的解释。 论文将盐城方言体标记分为内部视点型和外部视点型两类,主要从共时层面描写各个动态助词的分布和功能;进而侧重从助词“了”字语法化的角度阐述动态助词内部的演化关系。首先,介绍盐城方言中和动态相关的“住”、“块”、“了下”。“住”主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块”还有一个变体“了块”,“块”、“了块”与“了下”的性质比较接近,都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表示状态持续。另外,本章还将盐城方言的“住”与普通话的“着”、广州话的“住”进行了比较。第二,介绍盐城方言中和动态相关的“脱”、“了”、“过”。“脱”用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完成,并且带有一定的消极意义。“了”在盐城方言中也表示完成,但是没有消极意义,是中性的。“过”可以分为“过1”和“过2”。“过1”一般表示常规事件的完成,“过2”则表示过去的一种经历。另外,本章还将“脱”与普通话的“掉”、苏州话的“脱”进行了比较。第三,从语法化的角度讨论了盐城方言“了”的演变。本章主要讨论了“了”做处所宾语标记和补语标记的情况,并且将其他句法位置上的“了”一并进行考察,进而认为这些“了”的出现与动态助词“了”的使用有很大关系。另外,还介绍了盐城方言的疑问语气词“嘞”、“呐”、“嘚”、“咑”兼表完成意义的用法。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