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法学研究(2000-2020年)评述(上、下)
定 价:199 元
- 作者:汪劲 主编
- 出版时间:2025/6/1
- ISBN:9787301363591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922.604-53
- 页码:861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中国环境法学研究(2000—2020)评述》是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组织国内高等法学院校从事环境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研究的一线中青年教师,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完成的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综述类著作。本书以广义环境法学研究为对象,全面系统地综述、梳理并评价了2000年至2020年间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各领域包括环境法学总论研究和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以及国际环境法等各论部分的研究进展和主要学术观点。
本书适合高等法学院校从事环境法学各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院系相关专业的教师备课和教学使用,也适合法学研究人员、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阅读了解21世纪前二十年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主要状况、主要内容和主要学术观点,同时还适合从事环境、资源和能源政策与法律、管理工作人员使用。
汪劲
----------------------------
汪劲,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一编环境法学总论研究
第一章环境法的概念
第一节环境法的定义
第二节环境法的特征
第三节环境法的体系
第四节环境法的目的
第五节环境法的地位
第六节环境法的发展沿革
第二章环境法的原则
第一节协调发展原则
第二节预防原则
第三节损害担责原则
第四节公众参与原则
第五节合作原则
小结
第三章环境法律关系
第一节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二节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三节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四节环境权
第五节国家环境义务
第六节环境管理
第四章环境法综合制度
第一节环境法综合制度的概念和构成
第二节环境规划制度
第三节环境标准制度
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五节环境行政许可制度
第六节环境税费制度
第七节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章环境损害救济
第一节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
第二节环境侵权归责原则
第三节环境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
第四节环境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五节因果关系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
第六节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
小结
第六章环境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诉讼
第一节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
诉讼
第二节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
诉讼
第三节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行政公益
诉讼
第四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第五节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第六节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展望
第七章环境刑事责任
第一节污染环境类犯罪
第二节自然资源破坏类犯罪
第三节渎职类犯罪
第四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第二编污染防治法研究
第八章污染防治法研究概述
第一节污染防治法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节污染防治法的沿革
第三节污染防治法体系
第四节污染防治法基本制度
第九章水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水污染防治法概述
第二节水污染防治的原则和管理体制
第三节水污染防治制度
第四节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五节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
第六节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评价与
展望
第十章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及其立法发展
第二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第三节《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
第四节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制度
第五节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
第六节域外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经验
第十一章土壤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土壤污染防治法概述
第二节土壤污染防治的原则和管理体制
第三节土壤污染防治制度
第四节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责任
第五节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评价与
展望
第十二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概述
第二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原则和
管理体制
第三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制度
第四节国外噪声污染防治概述
第十三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一节固体废物概述
第二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概述
第三节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
主要法律规定
第十四章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一节海洋环境保护法概述
第二节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监督
管理制度
第三节防治各种污染源污染海洋
环境的具体制度
第四节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第十五章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核安全法
第十六章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
第一节化学品污染防治法
第二节农药污染防治法
第三节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法
第十七章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
第一节清洁生产促进法
第二节循环经济促进法
第三节《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循环经济
促进法》的关系
下
第三编生态保护法研究
第十八章生态保护法研究概述
第一节生态保护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生态保护法的重要范畴
第三节生态保护法的基本法律制度
第十九章自然保护地的法律和政策
第一节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二节国家公园
第三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
自然保护地的法律和政策
第二十章生物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第一节生物保护法律和政策概述
第二节动物保护的制度措施
第三节植物保护的制度措施
第四节遗传资源保护及惠益分享的
法律和政策
第二十一章生物安全法研究综述
第一节生物安全法的一般原理的研究
第二节生物技术发展生态风险法律
规制
第三节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风险规制
研究
第四编自然资源法研究
第二十二章自然资源法研究概述
第一节自然资源法的概念、体系与历史
第二节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制度
第二十三章土地资源法
第一节土地资源权属
第二节土地资源管理制度
第三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制度
第四节土地资源保护制度
第二十四章矿产资源法
第一节矿产资源权属
第二节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第三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研究
第四节矿产资源保护制度
第二十五章水资源法
第一节水资源权属
第二节水资源行政管理
第三节水资源保护
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二十六章海域资源法
第一节实现海域价值的制度选择
第二节海域产权制度
第三节海域物权制度
第四节海洋功能区划
第五节《海域使用管理法》修订研究
第六节海域资源管理与保护
第七节渤海专门立法研究
第二十七章渔业资源法
第一节渔业权
第二节渔业捕捞法律问题
第三节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
第四节渔业资源管理
第二十八章森林资源法
第一节森林资源权属
第二节森林经营管理制度
第三节森林资源保护
第四节林事纠纷问题
第二十九章草原资源法
第一节草原资源立法
第二节草原权属
第三节草原生态补偿制度
第四节草原保护制度
第五编能源法研究
第三十章能源法研究概述
第一节能源法和能源法学
第二节能源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能源法的概念、目的和特征
第四节能源法律关系
第五节能源法学的学科体系
第六节能源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十一章能源管理体制与监管
第一节能源管理体制与监管概述
第二节我国能源管理体制
第三节我国能源监管的范围和方式
第四节能源领域经济性监管
第五节能源领域社会性监管
第三十二章能源法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能源战略和规划制度
第二节能源市场准入制度
第三节能源普遍服务制度
第四节能源价格监管制度
第五节能源激励制度
第六节能源储备制度
第七节能源应急制度
第三十三章石油天然气法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石油天然气产业概述
第二节石油天然气产业的法律规制
第三节石油天然气产业相关环境保护
法律规制
第三十四章煤炭法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环境政策的
演进过程
第二节煤炭开发利用的环保法律规范
第三十五章水电开发问题研究
第一节水电开发障碍研究
第二节水电开发障碍的法律消解
第三十六章核能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核能开发利用法律规制的基础
理论
第二节原子能立法与核安全立法
第三节核能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
制度
第四节核能开发利用的国际法问题
第三十七章气候变化
第一节化石能源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第二节气候变化法的发展
第三节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原则与基本
内容
第三十八章可再生能源法
第一节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背景及现状
第三节对域外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
研究
第四节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问题的检视
第五节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的完善路径
第三十九章节约能源法
第一节对我国节约能源立法的评价与
检视
第二节我国节约能源立法的发展趋势
第六编国际环境法研究
第四十章国际环境法研究概述
第一节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国际环境法的特点
第三节中国与国际环境法
第四十一章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第一节国家
第二节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三节非国家行为体
第四十二章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第一节国际环境条约
第二节国际环境习惯
第三节国际组织和会议的决议
第四十三章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国家资源开发主权权利和不损害
国外环境责任原则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三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第四节风险预防原则
第五节国际合作原则
第四十四章国际环境公约
第一节气候变化公约
第二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四节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
贸易公约
第五节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第六节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七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