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准绳,遵循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和“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的原则,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大量教学案例,全面展现小学各学段语文课堂中“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及“校本课程”等方面的教学设计理念和实践探索,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去努力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理念,便于读者和教学实践参与者借鉴吸收,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构建稳定而又灵活的教学风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随书附有优秀示范课实录视频,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戴峰
----------------------------
戴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绪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概述 1
一、以文化人:小学语文教育的“语文观” 1
二、激扬灵性:小学语文教育的“学生观” 6
三、举要治繁: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策略 12
第一章 “识字与写字”教学设计与实践17
第一节 教学目标分析17
第二节 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内容分析19
一、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 19
二、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 21
三、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 22
四、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 23
第三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设计23
一、识字教学过程 23
二、写字教学过程 25
三、教学评价设计 26
第四节 教学案例10 则 27
一、《j q x》教学设计 27
二、《i u ü》教学设计 31
三、《y w》教学设计 36
四、《ie üe er》教学设计 40
五、《日 月 明》教学设计 47
六、《小青蛙》教学设计 52
七、《场景歌》教学设计 57
八、《田家四季歌》教学设计 63
九、《“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67
十、《中国美食》教学设计 70
第二章 “阅读与鉴赏”教学设计与实践77
第一节 教学目标分析77
一、阅读与鉴赏教学课程标准 77
二、阅读课程目标中的语文要素 78
三、“阅读与鉴赏”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78
四、“阅读与鉴赏”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79
第二节 教学内容分析79
一、单元整合 79
二、文本特点 79
三、策略渗透 80
四、文化熏陶 80
第三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设计80
一、教学过程 80
二、教学评价设计 81
第四节 教学案例21 则 82
一、《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82
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84
三、《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88
四、《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94
五、《司马光》教学设计(新媒体技术下的平板教学案例) 100
六、《赵州桥》教学设计 107
七、《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111
八、《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115
九、《绿》教学设计 123
十、“雨来成长记”教学设计(《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项目式学习) 126
十一、《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131
十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138
十三、《将相和》教学设计 143
十四、《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147
十五、《刷子李》教学设计 154
十六、《竹节人》教学设计 157
十七、《桥》教学设计 166
十八、《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172
十九、《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176
二十、《采薇(节选)》录课脚本 183
二十一、《腊八粥》教学设计 188
第三章 “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与实践193
第一节 教学目标分析193
第二节 教学内容分析194
一、口语交际 194
二、写话 195
三、习作 195
第三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设计195
一、巧妙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195
二、激发交际热情,促进广泛参与 195
三、注意方法引领,符合年段特点 196
四、多元有效评价,激励自信表达 196
五、课内走向课外,扎根日常生活 197
第四节 教学案例13 则 197
一、写话“看图联想”教学设计 197
二、写话《我想养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200
三、习作《我的乐园》教学设计 204
四、习作《我学会了 》教学设计 210
五、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录课脚本 213
六、习作“写读后感”教学设计 219
七、习作《变形记》教学设计 223
八、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 230
九、口语交际“交朋友”教学设计 235
十、口语交际“商量”教学设计 238
十一、口语交际“安慰”教学设计 242
十二、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245
十三、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教学设计 248
第四章 “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与实践252
第一节 教学目标分析252
第二节 教学内容分析254
第三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设计255
一、整体设计,双线并行 255
二、补充资源,提供支持 255
三、成果展示,鼓励创新 256
四、全程评价,丰富多元 256
第四节 教学案例5 则 257
一、“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257
二、“轻叩诗歌大门”教学设计 260
三、“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266
四、“奋斗的历程”教学设计 270
五、“难忘小学生活”教学设计 273
第五章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284
第一节 课程活动设计284
一、立足课标,以基础教育整体课程体系为基本参照 284
二、根植文化,以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为实践基础 284
三、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为设计出发点 285
四、依托教师,以学校和本校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285
第二节 目标和实施路径分析285
一、尊重个性差异,激发学习内驱力 286
二、促进跨学科融通,实现知识整合 286
三、深化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感 286
四、发展实践能力,强化语言运用 286
第三节 教学评价设计287
一、过程性评价:动态记录,见证成长 287
二、多元评价:打破单一,促进全面 287
三、表现性评价:聚焦素养,展示成果 288
四、发展性评价:弱化分数,强调成长 288
第四节 教学案例3 则 288
一、原创诗文演诵剧——《私塾课堂》 288
二、“戏曲文化”课程教学设计—— 以京剧、汉剧、楚剧为例 290
三、儿童话剧课程教学设计—— 儿童剧《植物王国历险记》 295
后 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