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到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作者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的兴趣,对士大夫——知识者的兴趣,对心态、精神现象的兴趣。本书关注明清易代之际这一特殊时代中国士大夫的言论、心态、选择,上、下两编各以“话题”和“人物”为切入点,借助大量生动的历史材料,读解知识人的命运,在研究视角、结构方式和学术眼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是一部难得的高质量思想史研究著作。1999年初版后获得学界广泛认可和好评,获首届“长江图书奖”、第五届思勉原创奖。
赵园,1945年生,河南尉氏人。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王瑶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由现当代文学转治明清思想史,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想象与叙述》《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以及散文集《独语》《红之羽》等。
上编 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
第一章 易代之际士人经验反省
第一节 “戾气”
第二节 生死
附:陈确的“节义”论
第三节 “用独”
第二章 易代之际文化现象论说
第一节 南北
第二节 世族
第三节 流品
第三章 作为话题的“建文事件”
第一节 借诸事件的言说
第二节 “革除”后史
第四章 关于“言论”的言论
第一节 言路
第二节 清议
第三节 “一概之论”“一先生之言”
附:士人经验中的明清之际的言论环境
下编 明遗民研究
第五章 遗民论
第一节 论“遗”
第二节 遗民史述说
附:论许衡、刘因
第六章 遗民生存方式
第一节 逃禅
第二节 衣冠
第三节 交接
第四节 生计
第五节 葬制
第七章 时间中的遗民现象
第一节 失节忧惧
第二节 故国与新朝之间
第八章 关于遗民学术
第一节 综论
第二节 经学
第三节 史学
第四节 文论
余论(之一)
余论(之二)
附录一 我读傅山
附录二 由《鱼山剩稿》看士人于明清之际的伦理困境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