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言
项目评价
延安木刻典藏网站传播平台基本内容介绍
上篇 经典回眸
第一章 历史回音 003
初度之辰(19311937) 004
版画书籍 005
版画社团 018
前沿名作 028
木刻摇篮(19371945) 016
校园建设 062
延安文艺座谈会 066
鲁艺名作 067
民族丰碑(19451952) 111
活动展览 112
经典名作 114
第二章 木刻之窗 135
名家艺程 136
古元让木刻变得温情 136
彦涵夏夜不可缺少的视觉盛宴 150
陈烟桥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拓荒者 158
力群木板上的抒情诗 166
胡一川做人要老实,作画要调皮 172
沃渣为人生而艺术 177
野夫铁马野风的木刻岁月 181
夏风陈言务去,锐意求新 187
李桦怒吼吧,中国 190
江丰现实主义的革命艺术家 194
李少言烽火淬铁刀,德馨塑画坛 197
邹雅画如其人,太行大雅 201
石鲁不畏浮云,卓尔不群 204
刘岘忠诚耿介,刀笔合一 208
王琦忠诚而无畏的革命文艺战士 211
黄新波穿云破浪,壮岁重生 214
发时代先声 刻民族复兴 致27位版画家 218
张望佩公刀代笔,赖以立战功 218
郭钧刀木人生 221
马达不屈不挠的创新闯将 223
吴耘黑白木刻的一面旗帜 225
牛文刀刻的信念 227
计桂森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229
王流秋以刀为笔,刻写春秋 231
罗清桢用生命刻画理想 233
赵延年版画鬼才 236
艾炎刻刀抗战,刚韧坚毅 239
焦心河用生命去迎接新中国的黎明 241
戚单德艺双馨的人民版画家 242
张映雪为革命战斗的一生 244
陈铁耕力之美,振兴民族之魂 245
林军刀刻情怀 246
施展革命文艺的先锋 248
刘旷从解放区走出的木刻名家 249
吴劳刀笔并举,文艺救国 251
苏光纵向继承,横向借鉴 252
陈九不屈的木刻刀 254
赖少其持其志而特立独行 255
罗工柳从文艺战士到画坛耆宿 257
陈叔亮创新求变,入古出新 258
王式廓艺术巨匠 259
刘蒙天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260
叶洛放刀直干的革命情 261
莫朴人民的画家 263
烽火乡音 264
新年画 265
新门画 275
新窗花 277
宣传画 286
连环画 307
中篇 数字艺术
第三章 线上展览 327
整体结构 328
战地黄花 330
鱼水情深 332
陕北道情 334
黎明曙光 336
晴朗的天 338
第四章 教育交流 341
线上木刻技法教学视频 342
工具篇 342
制版篇 343
刻板篇 344
黑白印刷篇 344
套色印刷篇 346
Maya动画 347
第五章 衍生文创 353
匠心溢美 354
耳濡木染 354
方寸世界 355
丰衣足食 356
劳动者是美丽的 357
闹秧歌 358
百物妙语 359
乡党好 359
五谷丰登 362
梵星延安 364
木刻印痕 365
家艺雅集 366
窑韵 366
宝塔秀色 366
延途风景 368
又是一年好收成 369
忆中影像 369
文房荟萃 371
回延安 371
琴音中的延安 371
鲁艺变形记 372
延安精神放光芒 373
系列文创 374
字绘延安 374
波普碰撞 376
延安人 378
下篇 推广设计
第六章 延安木刻典藏网页设计 383
网站标志设计 384
网站标准色彩设计 386
网站标准字体设计 387
网站排版设计 388
第七章 自媒体传播推广设计 399
公众号平台推广 400
微博平台推广 401
延安木刻典藏微信公众平台推广文章 402
附录一:专家团队 411
附录二:工作照片 416
附录三:调查问卷 428
参考文献 437
鸣谢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