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进行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概述。重点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即何谓煽动行为、何谓独立入罪以及为何独立入罪。第二部分为立法梳理。以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历史流变入手,以罪刑擅断时期、相对罪刑法定时期与绝对罪刑法定时期作为回顾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历史发展的时间轴线,着重梳理了绝对罪刑法定时期的罪名分布与刑罚配置。第三部分为立法基础。重点论述了以独立入罪化立法模式实现煽动行为犯罪化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为入罪规范化与量刑科学化。提出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应当遵循价值平衡理念,即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并重。第五部分为域外法经验与镜鉴思考。总结归纳各国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罪名分布规律、法益保护特点以及刑罚设置特色,探讨了以注意规定方式引入目的要素的可行性问题。第六部分为发展方向与趋势研判。重申在我国双层区分制共犯体系下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必要性,提出我国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犯罪圈扩大化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并且存在正当性基础。同时,在信息网络时代下,煽动行为的网络异化所展现的全新特征与危害性的再升级,应当从转变刑事政策思维和强化网络平台责任两个角度作出回应。
本书从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基本范畴着手,细致梳理我国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立法现状,深入剖析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立法动因,充分借鉴参考域外法有益经验,分别以煽动犯罪行为与煽动非犯罪行为两个维度阐述煽动行为入罪规范化与量刑科学化的实现路径,密切关注信息网络时代煽动行为的异化发展,研判我国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犯罪圈变化趋势,突出在我国双层区分制共犯体系下独立入罪化立法模式的积极意义与重要价值。
刘圃君,男,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就职于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在《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辑刊》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4篇,主持军级、部级课题各1项,参与完成军队级课题15项、军队立法编修任务1项,获军委政治工作部2022年理论研究成果评审优秀成果1项,民政部2016年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三等奖1项。
第一章 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理论概述
第二章 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立法梳理
第三章 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立法基础
第四章 煽动行为的入罪规范化与量刑科学化
第五章 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域外立法与镜鉴思考
第六章 煽动行为独立入罪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