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创造什么新玩意儿,只是简单捕捉了充满预兆、民间疗法和迷信的拉丁美洲特色世界。我们国家甚至有人给母牛念经采耳,你不妨想想吧。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的魔幻原料?
小时候外婆讲的故事,闷热午后的睡梦,
黄玫瑰的夜曲,外加三勺咖啡渣占卜出的未来。
不过是一个热带小镇上的天气预报:
今日有雨,番石榴风南下飘香。
加西亚·马尔克斯全部作品的主题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植根于他自己的生活。孤独的幽灵始终追随着他,追随着寄居在阿拉卡塔卡他外祖父家的那个小男孩,追随着坐有轨电车打发凄凉的星期天的穷学生,追随着在巴兰基亚蹩脚的旅馆下榻的青年作家,追随着如今世界闻名的文学家。P.A.门多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蕞有趣、蕞知名的访谈录 焕新再版
夏日多巴胺小开本,译文新修订,一步踏入洋溢番石榴香气的拉美世界!
★天才作家的活人感配方,专治夏日精神萎靡!快来和亲密老友马尔克斯唠一唠,掏掏心窝子
★听老马聊童年,亲友,写作,怪癖,声誉......十四种主题混搭碰撞,解锁地道拉丁美洲风味
★读不懂《百年孤独》?就看这本答疑解惑!写作就是从热带的奥秘中,提炼出熟透的番石榴的芳香
十九岁,我第/一次读到《变形记》的开头:一天早晨,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我外祖母不也这么讲故事吗?我想。就是那时起,我对小说产生了兴趣。
二十岁,如果我没有读到《达洛维夫人》,今天我就是另一副样子了。伍尔夫的叙述改变了我的时间概念,使我在一瞬间隐约看到了马孔多兴衰的全过程,预测了它的最终结局。
评论家们总是试图揣度《百年孤独》的创作意图,摆出一副臭架子,冒着大放厥词的危险,找到的不是他们能够找到的东西,而是他们乐意找到的东西。
他们想不到,《百年孤独》根本不是什么正经作品。书中有很多给最亲密的朋友的暗号,是我从热带的奥秘中提炼出的番石榴的芳香,为了给童年时代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莞美的文学归宿。
加西亚·马尔克斯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的哥伦比亚国立大学。1948年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P.A.门多萨 Plinio Apuleyo Mendoza
加西亚·马尔克斯好友,作家、记者,曾任哥伦比亚驻意大利和葡萄牙大使。
译者简介:
林一安,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世界文学》副主编,《外国文学评论》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