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字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要谋臣。少时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尤善象纬之学。元末群雄并起,刘基投奔朱元璋,提出时务十八策,协助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统一天下,民间流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被朱元璋比作汉初张良。然而,明朝建立后,刘基仅受封为诚意伯,又因刚直不阿,为同僚所不容,最终不得不告老还乡,病死故里。
民间传说中,他神机妙算赛诸葛,开国功劳数第一。其实他不过被明太祖封为诚意伯。传说与史实交错,真正的刘基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
历代开国重臣系列序
展示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历代开国重臣系列,共收录了中国帝制时代由秦至清辅佐开国皇帝创立基业的重臣李斯、萧何、张良、王导、高颎、魏徵、赵普、耶律楚材、李善长、刘基、多尔衮、范文程12人的传记,除东晋王导外,其余11位传主均为统一型王朝之开国重臣。共计10册,由10余位史学工作者分别撰写完成。
自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至清军入关,定鼎中原,2000余年的帝制时代,王朝更迭反复无常,国运盛衰纷纭不定,形形色色的人物轮番登上历史舞台,演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时代造就了这些历史人物,历史就在这幕起幕落中悄然前行。没人怀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至理名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睿智绝非虚语,杰出人物只有在顺应历史潮流和民众意愿的前提下,才能在时代变革中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但是,历史不可能将每个人的活动都详尽地加以记载,翻检正史、政书、实录,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之履历和业绩而已。因此,当今天的人们追溯历史、探究历史,只能披阅典籍,循着那些杰出人物的足迹去把握历史发展的脉动。
不仅如此,杰出人物的活动并非只是历史潮流、人民意愿的被动反映。他们是历史的灵魂、人民的代言,当关键时刻来临,他们敢于挺身而出,拔剑而起,建立不朽的功勋和皇皇伟业。
倘若没有这些杰出人物,历史将黯然失色,民众将无所适从。从这层意义来说,书写、研究杰出人物的活动虽然是我们认识历史的被动选择,但也是必然选择。
本套书所收录的12位开国重臣,是这类人物中的典型。他们或来自旧王朝的世家豪族,或出身旧王朝的基层属吏,或属于旧王朝的达官显宦,或是旧王朝失意的知识分子。他们所面临的形势正值新旧王朝交替。当是之时,沧海横流,匹夫兴志,群龙无首,兆庶失归,社会需要新的理念,群黎需要新的代言。
这些人物起于山泽草莽、陇亩幽隐之间,得逢明主,风云际会,展布平生大志。有人挟聪睿之资,经天纬地,一言兴邦;有人荷新主眷顾,克己尽忠,死而后已;有人以持重著称,审时度势,力挽狂澜;有人以刚正名世,规谏君主,勇揭逆鳞,以诤臣流芳后世;有人以博通经史为本,申明典章,恢宏治道;有人以勇略见长,深谋远虑,克敌制胜。
他们佐开国之君于基业草创,拯倒悬之民于水火,成就大业,建立奇勋,垂名当世,贻范后昆。从这一视角观察,他们是成功人物,是时代骄子。但是,从另一视角观察分析,他们中的许多人又是失败人物,难以逃脱悲剧结局。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值专制皇权日渐强化,尊君卑臣日益泛滥。
当大业未就的创业阶段,历史与社会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模式重建公平与正义,如此局面之中,委曲求全,已是不可避免;当新朝既立,新皇位加九五之后,这些人虽身处国家权力核心,但地位往往微妙,甚至尴尬。功高震主,兔死狗烹者不乏其人;在权位角逐中,为佞臣诬诋,落职除爵,被赶回高老庄者大有人在;而因亲故失检、子孙败德受到牵连,身败名裂者更为常见。像西汉开国重臣张良佐高帝创大业,功成名就,急流勇退,保持令名者并不多见。
本套书作者探微索幽,铺排史实,目的并非仅仅在于重现12位传主的一生主要经历和功过是非,还在于透过这些人的升降浮沉,展示由秦至清2000余年间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大体脉络和基本规律;不仅使读者了解上述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推进和影响,也要使读者了解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印在这些杰出人物思想与行为上的烙印,从而获得对中国帝制时代历史较为深刻而具体的认识。该书若能在全民普及历史教育的活动中发挥作用,则是作者和编辑最大的心愿。
本套书曾在多年前刊印行世。此次,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再度修订出版。书中所叙述的内容,基本依据典籍所载史实并参酌部分民间传说。对问题的看法及对传主的评价,或基于作者个人的研究探索,或吸纳学界同行的成果,力求科学、实事求是,反映本领域的最新学术认知。
为了使传主形象生动、丰满,使文本富有可读性,在修订过程中,尽力搜求文献资料、披阅同行论著,对传主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建树乃至生活细节都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研究。在语言文字方面,力求清新流畅、简洁明快,融学术性和通识性于一体,雅俗共赏是我们期待的社会效果。
本套书规模较大,成于众手,风格互异,在所难免。本套书编撰之初,有的作者已是名满学界的教授,有的还是史学新兵,功力不同,水平必有参差,亦可预料。在本套书修订再版之际,我们诚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辽宁师范大学 赵毅
2023年5月17日
赵毅,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委员,辽宁政协文史馆馆员。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普通高等院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明清史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主持完成中华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项目,面向21世纪重点推荐教材项目等,出版学术专著(含编著)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核心期刊以上)百余篇。
胡凡,男,历史学博士,原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二级教授。著有《明代历史探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中国古代文化史探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嘉靖传》(人民出版社,2004)。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曾任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
王海燕,1962年生,本科毕业于通辽师范学院(后改为内蒙古民族大学)政史系,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分别获得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供职于唐山师范学院、嘉应学院,任讲师、副教授等职称。
历代开国重臣系列序 ………………… 001
第一章 怀抱济世之才的儒士……………… 001
一、家世渊源 / 002
二、束发受学 / 008
三、师从郑先生 / 012
四、北上京师 / 021
第二章 元末入仕途 ………………………… 027
一、高安来了个新县丞 / 028
二、隐居力学 / 037
三、游学与北上京师 / 045
四、江浙儒学副提举 / 055
五、退隐杭州 / 064
第三章 军旅生涯 …………………………… 075
一、方国珍起兵反元 / 076
二、刘基出任都事 / 081
三、羁管绍兴,放浪山水 / 098
四、再任都事 / 115
五、隐居著述 / 129
第四章 投奔朱元璋 ………………………… 141
一、朱元璋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 / 142
二、刘基终于决定出山 / 147
三、金陵之战为朱元璋稳定了局势 / 153
四、定征伐之计 / 160
五、胡美之降 / 164
第五章 归家葬母 …………………………… 171
一、贤惠的太夫人 / 172
二、金华苗军之反 / 177
三、平定叛乱 / 182
四、安定乡里 / 187
第六章 大战鄱阳湖,天下归一统 ………… 193
一、朱元璋解救安丰小明王 / 194
二、鄱阳湖大战 / 198
三、攻取张士诚 / 206
四、北伐中原,元朝灭亡 / 212
第七章 刚直的御史中丞 …………………… 219
一、平反滞狱 / 220
二、张昶乱政 / 225
三、心怀大度保全李善长 / 227
四、振肃纲纪,建立法令 / 232
第八章 功成身退 …………………………… 241
一、退休还乡 / 242
二、朱元璋手诏还京 / 249
三、受封为诚意伯 / 254
四、再次还乡 / 261
第九章 一代功臣之死 ……………………… 269
一、评论丞相,得罪中书省臣 / 270
二、奏设谈洋巡检司 / 275
三、再次入朝 / 277
四、一代功臣之死 / 280
刘基生平大事年表 ……………………………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