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在隋朝建立后执掌朝政二十余年,人称真宰相。他文武双全,平定叛乱,北伐突厥,功绩显赫。隋初的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名臣良将都由他推荐。他还向隋文帝献灭陈方略,助其完成统一大业。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大索貌阅输籍法等,也均由他主持。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最终却落得含冤被杀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
世家子弟,文韬武略,投效明主,他是辅佐杨坚建立隋朝的元勋。出将入相,举贤任能,正直无私,他是稳固隋初政局的关键人物。
历代开国重臣系列序
展示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历代开国重臣系列,共收录了中国帝制时代由秦至清辅佐开国皇帝创立基业的重臣李斯、萧何、张良、王导、高颎、魏徵、赵普、耶律楚材、李善长、刘基、多尔衮、范文程12人的传记,除东晋王导外,其余11位传主均为统一型王朝之开国重臣。共计10册,由10余位史学工作者分别撰写完成。
自秦灭六国,一统天下,至清军入关,定鼎中原,2000余年的帝制时代,王朝更迭反复无常,国运盛衰纷纭不定,形形色色的人物轮番登上历史舞台,演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时代造就了这些历史人物,历史就在这幕起幕落中悄然前行。没人怀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至理名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睿智绝非虚语,杰出人物只有在顺应历史潮流和民众意愿的前提下,才能在时代变革中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但是,历史不可能将每个人的活动都详尽地加以记载,翻检正史、政书、实录,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之履历和业绩而已。因此,当今天的人们追溯历史、探究历史,只能披阅典籍,循着那些杰出人物的足迹去把握历史发展的脉动。
不仅如此,杰出人物的活动并非只是历史潮流、人民意愿的被动反映。他们是历史的灵魂、人民的代言,当关键时刻来临,他们敢于挺身而出,拔剑而起,建立不朽的功勋和皇皇伟业。
倘若没有这些杰出人物,历史将黯然失色,民众将无所适从。从这层意义来说,书写、研究杰出人物的活动虽然是我们认识历史的被动选择,但也是必然选择。
本套书所收录的12位开国重臣,是这类人物中的典型。他们或来自旧王朝的世家豪族,或出身旧王朝的基层属吏,或属于旧王朝的达官显宦,或是旧王朝失意的知识分子。他们所面临的形势正值新旧王朝交替。当是之时,沧海横流,匹夫兴志,群龙无首,兆庶失归,社会需要新的理念,群黎需要新的代言。
这些人物起于山泽草莽、陇亩幽隐之间,得逢明主,风云际会,展布平生大志。有人挟聪睿之资,经天纬地,一言兴邦;有人荷新主眷顾,克己尽忠,死而后已;有人以持重著称,审时度势,力挽狂澜;有人以刚正名世,规谏君主,勇揭逆鳞,以诤臣流芳后世;有人以博通经史为本,申明典章,恢宏治道;有人以勇略见长,深谋远虑,克敌制胜。
他们佐开国之君于基业草创,拯倒悬之民于水火,成就大业,建立奇勋,垂名当世,贻范后昆。从这一视角观察,他们是成功人物,是时代骄子。但是,从另一视角观察分析,他们中的许多人又是失败人物,难以逃脱悲剧结局。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值专制皇权日渐强化,尊君卑臣日益泛滥。
当大业未就的创业阶段,历史与社会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模式重建公平与正义,如此局面之中,委曲求全,已是不可避免;当新朝既立,新皇位加九五之后,这些人虽身处国家权力核心,但地位往往微妙,甚至尴尬。功高震主,兔死狗烹者不乏其人;在权位角逐中,为佞臣诬诋,落职除爵,被赶回高老庄者大有人在;而因亲故失检、子孙败德受到牵连,身败名裂者更为常见。像西汉开国重臣张良佐高帝创大业,功成名就,急流勇退,保持令名者并不多见。
本套书作者探微索幽,铺排史实,目的并非仅仅在于重现12位传主的一生主要经历和功过是非,还在于透过这些人的升降浮沉,展示由秦至清2000余年间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大体脉络和基本规律;不仅使读者了解上述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推进和影响,也要使读者了解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印在这些杰出人物思想与行为上的烙印,从而获得对中国帝制时代历史较为深刻而具体的认识。该书若能在全民普及历史教育的活动中发挥作用,则是作者和编辑最大的心愿。
本套书曾在多年前刊印行世。此次,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再度修订出版。书中所叙述的内容,基本依据典籍所载史实并参酌部分民间传说。对问题的看法及对传主的评价,或基于作者个人的研究探索,或吸纳学界同行的成果,力求科学、实事求是,反映本领域的最新学术认知。
为了使传主形象生动、丰满,使文本富有可读性,在修订过程中,尽力搜求文献资料、披阅同行论著,对传主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建树乃至生活细节都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研究。在语言文字方面,力求清新流畅、简洁明快,融学术性和通识性于一体,雅俗共赏是我们期待的社会效果。
本套书规模较大,成于众手,风格互异,在所难免。本套书编撰之初,有的作者已是名满学界的教授,有的还是史学新兵,功力不同,水平必有参差,亦可预料。在本套书修订再版之际,我们诚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辽宁师范大学 赵毅
2023年5月14日
赵毅,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学部委员,辽宁政协文史馆馆员。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普通高等院校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明清史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主持完成中华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项目,面向21世纪重点推荐教材项目等,出版学术专著(含编著)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核心期刊以上)百余篇。
彭炳金,1963年生,辽宁省绥中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发表《唐代公主与政治》《论唐代明法考试制度的几个问题》《唐代官吏赃罪述论》等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唐代官吏职务犯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陈建中,1969年生,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199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学历,现为广西师范大学讲师。
历代开国重臣系列序 ………………… 001
第一章 乱世中成长 ……………………… 001
一、生逢乱世 / 002
二、世家子弟 / 009
三、参与灭齐 / 014
四、平定稽胡 / 023
第二章 辅佐杨坚,建立隋朝 …………… 027
一、宣帝误国 / 028
二、杨坚篡周 / 033
三、投靠杨坚 / 042
四、监军平叛 / 045
五、开国功臣 / 056
第三章 当朝执政,一代良相 …………… 061
一、荐贤自让 / 062
二、安邦治国 / 071
三、北击突厥 / 080
第四章 指挥灭陈,实现统一 …………… 091
一、首次出征 / 092
二、献平陈之计 / 097
三、削除后梁 / 102
四、灭陈立功 / 110
第五章 继续执政 ………………………… 133
一、谮毁纷至 / 134
二、权力斗争 / 142
三、谏建仁寿宫 / 149
四、举贤援能 / 153
五、东征高丽 / 159
六、再伐突厥 / 169
第六章 高颎失势 ………………………… 183
一、与独孤后结怨 / 184
二、卷入太子之争 / 189
三、被贬为民 / 213
第七章 高颎之死 ………………………… 221
一、力谏炀帝 / 222
二、高颎被杀 / 228
三、对高颎的评价 / 236
高颎生平大事年表 …………………………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