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在位十三年间,他以惊人的勤政留下了满汉文朱批奏折约四万件,批语字数逾千万。其中既有雷霆万钧的政令裁决,也不乏耿直率真、甚至幽默鲜活的语言,打破传统帝王刻板印象。
奏折是清代特有的行政文书,经雍正改革后,更成为君臣之间高效而隐秘的沟通渠道。本书深入这批浩繁档案,透过皇帝亲笔写下的朱批,揭示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千丝万缕:田文镜为何深得君心?李卫怎样从一介小吏步步高升?战功赫赫的年羹尧又为何走向覆灭?
这些一手批答,不仅是理政的实录,更映照出雍正朝声势浩大的吏治整顿与社会治理的真实图景。字里行间,波谲云诡的朝局动向、君臣互动的人情百态,皆跃然纸上。读懂雍正的朱批,便是读懂了一个时代的风云激荡与一位复杂帝王的内心独白。
对于雍正皇帝,你的印象是否还停留在九子夺嫡的阴谋、血滴子的传说或是刻薄寡恩的标签上?影视剧的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脸谱化而又充满矛盾的帝王形象。
本书另辟蹊径,带你直抵历史现场,通过雍正皇帝与臣子往来批示的原始奏折朱批,还原一个更为真实、复杂、有血有肉的胤禛。书中精选大量珍贵朱批原文,看雍正如何用一句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朕实实想卿除非呆皇帝也等犀利又带有温度的语言,与年羹尧、隆科多、怡亲王、田文镜、鄂尔泰、李卫等一众名臣互动。奏折之中,既有军国大事的决策权衡,也有君臣之间的琐碎日常与情感碰撞。
这不仅是一本解读雍正执政思想与权谋智慧的权术之书,更是一本通过私人化沟通,窥见帝王内心世界、品读人情冷暖的见字如面之书。告别戏说,从第一手史料出发,见证奏折里的雍正时代。
雍正,一个很难评价的复杂帝王
对于雍正以及雍正时期的人物,大多数人是从影视剧和小说中了解的。因为清朝距离现在很近,可以得到的信息很多,并且内容相对准确,但是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戏说故事干扰大家的认知。
那么除去这些比较戏说的内容,要想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思想有一定精准的认知,就要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或者历史资料。如果要了解一个帝王,媒介就更多了,可以从臣子的评论,也可以从他对一些事件的解决办法来了解,当然还有他留下来的收藏,等等。
而对于清朝帝王来说,想要了解他们还可以通过朱批奏折,这是区别于其他朝代帝王的。在动笔写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朱批奏折这种理政模式是历朝历代都有的,所有的帝王与大臣都是用它沟通国家大事的。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朱批奏折,确切地说是密折制度是从清朝时期才发展出来的。那么,之前的皇帝和大臣又是怎样沟通的呢?
说起密折和朱批,对于大众来说其实并不是很容易看懂,因为奏折体现出来的内容过于专业,甚至可以说无趣。但是雍正时期,雍正在奏折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让人发现原来帝王也是个普通人,在朝政大事中也时常夹杂着日常小事。那么雍正在奏折中又说了什么呢?
一个时代的终结,会留下辉煌也会留下遗憾,雍正所留下的或许会在他的朱批中有所体现。
而雍正本人其实也是一个很难评价的君王,雍正不完全是仁君,但似乎也算不上暴君。然而也有人认为雍正谋权篡位、对待反对自己的人心狠手辣、大搞文字狱,是一个刻薄寡恩的皇帝。那么奏折中的他又是怎样的呢?他身边那些名臣、奸臣又是什么样的呢?
朱批奏折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雍正的思想和思想发展的脉络,也可以使人们对他所处的时代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奏折就像时代的坐标,帮助人们了解他所处的历史背景,这段时间发生的大事,以及这段时间的特点。
带着这些疑问,也就有了写这本书的初衷……
查献芹
女,资深历史书籍作家,大型文学网站责任编辑, 曾负责策划多个文化产品。主要作品有《孙膑: 足智多谋的军事奇才》《宋太祖陵密码》《武则天陵密码》等。
目 录
序雍正,一个很难评价的复杂帝王
第一章雍正忙碌的一天
1.闲人不是等闲人 002
2.晚批者十居八九 009
第二章雍正的奏折政治
1.奏折的产生和发展 019
2.雍正改革奏折制度 027
第三章尔等肥壮而返还
1.从孤臣到孤君 039
2.三大巨头之怡亲王 044
第四章朕之恩人也
1.三大巨头之年羹尧 065
2.平定青海 078
3.实实心寒之极! 103
第五章舅舅隆科多
1.三大巨头之隆科多 122
2.玉牒关系紧要 132
第六章服朕之明鉴否?
1.模范督抚之田文镜 141
2.凭谁动你一毫毛,朕无能也! 154
第七章朕含泪观之,卿实为朕之知己
1.模范督抚之鄂尔泰 169
2.即此二句,天上鉴之矣 182
第八章
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
除非呆皇帝也!
1.模范督抚之李卫 206
2.始终如一,勿怠勿纵 217
第九章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1.首席秘书之张廷玉 232
2.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247
第十章与臣子那点小事
1.岳钟琪:今陕甘惟卿是赖 261
2.蔡珽:大笑话!真笑话! 271
3.
王士俊:岂有是理!朕心寒
之极,未料王士俊如此待朕也 275
第十一章奏折中的妙语
后记朕就是这样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