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沟通成为游戏,教育才有了呼吸的温度。专为5-10岁儿童打造的《微笑守望者1》,是一座充满创意的情绪游乐场,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自己、学会表达。书中32个精心设计的工作坊与100 趣味游戏,如用画笔勾勒愤怒的形状、通过哑剧接力演绎沟通误会、以肢体雕塑定格快乐的瞬间,将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体验。区别于传统说教,这里没有应该怎么做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绘画哑剧、戏剧游戏等象征性表达,配合围成圆圈的分享活动,让孩子在安全放松的氛围中自然释放紧张情绪,觉察内心体验。国际NVC认证导师专业译校的中文版特别融入本土化案例,搭配可裁剪的课堂工具卡与护眼纸张,无论是家长在家开展亲子互动,还是老师在教室组织团体活动,都能借助这套情绪启蒙指南,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在欢笑中学会管理情绪、理解他人,让亲子沟通与校园互动充满温暖与共情。
给中国课堂的非暴力沟通启示录!
★全球50国(地区)教育者认证的沟通手册,超越语言的艺术
★32个情绪工作坊100 解压游戏,把冲突现场变教学现场
★随书附赠可裁剪工具卡,把NVC理论化为随堂游戏
当TA沉默时,试试双视角需求卡片;班级管理遇困?圆圈会议让每个声音都被聆听……
给教师:打造会玩的课堂
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的教室,需要更多包容与引导。书中绘画哑剧、角色扮演等活动,完美适配课堂互动:用哑剧接力演绎同学间的误会,让孩子在笑声中理解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围成圆圈分享会,建立安全的表达氛围,让内向的孩子也能勇敢开口。双版分龄设计贴合5-10岁认知特点,10-15人小班模式建议,助力教师打造沉浸式情绪课堂,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表达力。
给心理工作者:专业的非暴力沟通工具
作为NVC国际认证导师译校的权威译本,本书将抽象的情绪管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游戏方案。三阶段疗愈模式(情境复现象征表达建设性转化),为儿童心理辅导提供科学框架:通过绘画哑剧复现冲突场景,用象征性游戏引导情绪表达,最终在团体互动中找到积极应对策略。200 幅手绘插画与可撕式工具卡,让辅导过程更具趣味性与参与感,成为儿童心理干预的实用指南。
推荐序
感恩的喜悦
一些事实和很多的喜悦
一千个快乐的理由
引言
理论观点
方法原则
工作坊带领人要牢记的重要事项
其他重要信息
工作坊1:工作坊介绍,学生、家长和工作坊带领人见面会
工作坊2:自我认知(1)
工作坊3:自我认知(2)
工作坊4:时间旅行(自我连续性)
工作坊5:我的放松空间
工作坊6:我的担忧
工作坊7:表达感受
工作坊8:交流感受
工作坊9:听与不听
附录1(工作坊10)
工作坊10:沟通与误会(1)
附录2a(工作坊11)
工作坊11:沟通与误会(2)
附录26(工作坊11)
工作坊12:合作(1)
工作坊13:合作(2)
工作坊14:梦
工作坊15:愤怒(1)
工作坊16:愤怒(2)
工作坊17:侮辱性的绰号
工作坊18:告状
工作坊19:冲实
工作坊20:害怕(1)
工作坊21:害怕(2)
工作坊22:悲伤
工作坊23:我的愿望
工作坊24:我和他人眼中的我
工作坊25:友谊
工作坊26:神秘朋友
工作坊27:爱
工作坊28:儿童的权利
工作坊29:我喜欢的学校是这样的
工作坊30: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
工作坊31:评估内心的变化
工作坊32:向父母展示成果
回顾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