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充满历史厚重感与叙事张力的作品。作者巧妙地将武关从地理坐标升华为历史主角,通过关隘的易手,折射出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宏大变局。书中对晋楚拉锯战的描写凸显武关的锁钥地位,而商鞅变法后秦人经武关东出的篇章,则充满帝国崛起的凌厉气息。
全书以武关为针,穿起列国兴衰的线,最终织出一幅得关者得天下的壮阔画卷。
序
春秋战国时期,关中有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武关四关。武关(丹凤武关)是关中的南大门,是秦楚之襟要。武关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经残破不堪,成了一座废弃的关城。这座废弃的关城,关联着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么多年过去了,武关的许多遗迹遭到人为的破坏,只偶尔会引来一些守望我们精神家园的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
在那个冷兵器时代,这座关城关系着政权的兴衰,它是何其伟哉!如今这座废弃的关城,住着一群老人和孩子,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作用,湮没在浩瀚的历史尘烟中,落寞得形同残年的老人,令人很难看出它就是那个曾经令魏国、韩国、楚国胆战心惊的武关。
周武王把晋国这块肥沃的土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叔虞。秦晋之好如昙花一现,秦王听不进大臣百里奚、蹇叔的劝告,执意争霸。在崤之战中,秦军大败。秦国转而与楚国结盟,支持楚国与晋国作战。晋国为了打压楚国,培养楚国的死敌吴国,利用吴国制约楚国。吴国攻破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大臣申包胥向秦国求救,秦国向楚国提出条件,要求楚国将商於之地送给秦国。楚国万般无奈,只好满足秦国的要求。秦国有了南大门武关,为以后灭掉楚国创造了条件。
晋国被异姓大臣分裂成赵、魏、韩三国。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奖励军功,灭六国,统一中国。秦朝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炫耀武力的秦始皇,病死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强大的秦帝国经不起陈胜、吴广振臂一呼。曾经坚不可摧的武关,无法阻挡刘邦的军队。
站在武关关城遗址上,望着北面的少习山,看着南面的笔架山,在慨叹山河壮丽的时候,我忍不住浮想联翩。要是武关守将不为刘邦所诱,继续齐心协力为大秦守护这座关城,刘邦又该如何?历史又会在武关写下怎样的一篇?历史就是历史,已经无法改写。
在武关,流传着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小故事。
相传,在武关,兄弟三人守着祖屋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在祖屋的院子中央栽了一棵紫荆树,那树枝繁叶茂,花开时节,甚是好看。老大的媳妇陪嫁丰厚,不想与老二、老三家分享自己的财物,一直闹着要分家,要独立过活。老大对媳妇说,你想分家过,我可以答应你,只不过有个条件。老大的媳妇说,只要能分家,就是一百个条件也没有问题。老大说,你想分家,除非院子里的紫荆树死了。老大的媳妇说,好,一言为定。
老大、老二、老三常年在外做生意,家里的事就留给了媳妇料理。老大、老二、老三外出后,老大的媳妇看着紫荆树,就动起心思。每次烫菜,老大的媳妇就把用过的热水浇在紫荆树下,久而久之,紫荆树就枯萎了。
老大的媳妇暗暗地高兴,终于盼到老大、老二、老三从外面做生意回来。老大的媳妇对老大说,紫荆树死了,可以分家了吧?老大二话不说,来到紫荆树下,痛哭流涕。老二、老三听见大哥在紫荆树下哭,也来到紫荆树下。兄弟三人坐在紫荆树下,一起抱头痛哭了三天三夜。他们的眼泪落在紫荆树下,紫荆树又活了过来。老大的媳妇看着活过来的紫荆树,羞愧难当,再也不提分家的事,还把自己丰厚的陪嫁拿出来与老二、老三家一起分享。
听了这个故事,我暗暗地想,再坚不可摧的关城,要是失去了民心,也终会成为一座弃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