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世纪,在撒马尔干和长安之间,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粟特人沿陆上丝绸之路东行经商贸易,成为中古时期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担当者。
本书深入探讨了入华粟特人的迁徙路线和聚落分布;粟特人在农牧交界地带的生活形态,以及从聚落到乡里的社会变迁;书中更聚焦于粟特商队的构成、商队首领萨保如何转变为聚落首领并入仕中国;祆祠的社会功能诸问题。强调入华粟特人的多元文化特性。总之,在与国际学者的深度对话中,中国学者的粟特研究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也将中古时期的中外关系史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书初版于10年前(2014年),此次纳入当代学术丛书,精装再版,以飨读者。
作者以文献、文物、文书和图像资料为依据,聚焦于粟特文化的种种面相,以及在中古中国经济、政治和宗教生活中的独特作用。
书中深入探讨了入华粟特人的迁徙路线、聚落分布、农牧交界地带的生活形态、从聚落到乡里的社会变迁;粟特商队的构成、商队首领萨保如何转变为聚落首领并入仕中国、祆祠的社会功能,并进一步阐发安禄山的种族、宗教信仰及其叛乱基础;利用新出粟特首领墓葬资料,研究了粟特物质文化的东渐,强调入华粟特人的多元文化特性。
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英国学术院(British Academy)通讯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著有《于阗史丛考》《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等。
序
四海为家粟特人的东方迁徙及其文化传播(代前言)
第一编 粟特人的迁徙与聚落
西域粟特移民聚落补考
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补考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流寓南方的粟特人
唐代六胡州粟特人的畜牧生活形态
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
新获吐鲁番文书所见的粟特人
九十世纪西域北道的粟特人
从聚落到乡里敦煌等地胡人集团的社会变迁
第二编 粟特商队与祆祠
萨保与萨薄:北朝隋唐胡人聚落首领问题的争论与辨析
萨保与萨薄: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粟特队商首领
北周史君墓石椁所见之粟特商队
丝路钱币与粟特商人
北朝隋唐胡人聚落的宗教信仰与祆祠的社会功能
安禄山的种族、宗教信仰及其叛乱基础
第三编 入华粟特人的多元文化
四海为家粟特首领墓葬所见粟特人的多元文化
有关北周同州萨保安伽墓的几个问题
Miho美术馆粟特石棺屏风的图像及其组合
粟特与突厥粟特石棺图像的新印证
金樽美酒醉他乡从安伽墓看粟特物质文化的东渐
略谈徐显秀墓壁画上的菩萨联珠纹
中古贵族墓室壁画上的胡风
附录
粟特首领墓葬研究中的通识问题
纪念马尔沙克兼谈他对粟特研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