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拾雅乾隆三希四美与三友》一书以乾隆皇帝收藏的三组十幅书画珍品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统称为三希的《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统称为四美的《女史箴图》《潇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以及被称为三友的《梅花合卷》《君子林图》《十八公图》。作者通过考证清宫档案、题跋印鉴、流传脉络,深入剖析十幅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传承、宫廷收藏体系及三希四美三友的文化史符号意义,且创新性地将书画作品纳入紫禁城地理空间三希堂四美具三友轩中进行讨论。作者提出皇帝自命十全老人,未必完全源于其自述的十全武功,也很可能根植于其特有的包括书画收藏体系在内的十全情结。
《千秋拾雅乾隆三希四美与三友》一书着眼于乾隆皇帝收藏的三组十幅书画,聚焦于三个文化史概念三希四美与三友,分析了《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三希)、《女史箴图》《潇湘卧游图》《蜀川胜概图》《九歌图》(四美)以及《梅花合卷》《君子林图》《十八公图》(三友)的题跋印鉴、流传脉络,深入剖析乾隆十全书画的艺术价值、历史传承,作者创新性地将书画作品纳入紫禁城地理空间三希堂四美具三友轩中进行讨论,揭示了乾隆皇帝在书画收藏体系上的十全情结。跟随作者一同游中华宝山,览书画十雅,叹艺林变幻,赞千秋风华!
段勇,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现兼任国际博物馆协会研究与交流中心管委会副主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主任等。长期从事艺术史、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研究,出版了《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乾隆四美与三友》《说不尽的紫禁城》 《清宫散佚文物调查研究》《当代中国博物馆》等六部专著和一部译著,发表了《古物陈列所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述评》《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的普世问题兼论我国处理非法流失文物的对策》《抗战时期的国宝大迁徙及其影响》《论洋务运动工业遗产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与路径》等90余篇专业论文和学术文章,主编论著、文集、图录30余部。
自序
上篇:三希与三希堂
何谓三希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
《伯远帖》
三希的聚散因缘
《三希堂法帖》
养心殿内三希堂
中篇:四美与四美具
何谓四美
《女史箴图》
《潇湘卧游图》
《蜀川胜概图》
《九歌图》
与四美相关的几个问题
建福宫花园
静怡轩四美具
建福宫花园毁而复建
下篇:三友与三友轩
何谓三友
《梅花合卷》
《君子林图》
《十八公图》
三友聚一轩
与三友同题材的绘画
紫禁城内两处三友轩
浴火重生三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