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择当代句法学领域中的核心概念(30个)和关键术语(70个),对核心概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采用英语、汉语等实例阐释说明;描述这些核心概念的来源、发展演变及其在当代主流句法学中的所指;描述关键术语在当代句法学中的所指,以及相关概念与术语间的关联,通过这些关联勾勒出当代句法学的基本面貌。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展示句法学的学习脉络和核心要义,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句法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术语。本书适用于对句法学有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
本书精选句法学核心概念与关键术语,系统阐释其来源、发展及当代所指,语言通俗易懂,适合语言学学习者与研究者,是掌握句法学的学习之书。
前 言
句法学研究的是句子及其组成部分的结构,以及生成句子及其组成部分的规则或原则系统。句子及其组成部分构成大大小小的不同级阶(rank)的句法单位,小的句法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或原则组成大的句法单位,表现出一定的句法结构和结构关系。在描述句法的时候,需要一些概念和术语。核心概念,是该学科的各种理论流派都会使用的重要概念,也是初学者常常碰到的概念。关键术语是与核心概念相关的术语。
一、核心概念的选取
本书选取了六组核心概念,共计30 个。这六组核心概念分别是: 句法单位、语法关系、配列方式、句法结构、句法操作、词库。这六组概念的关联是:小的句法单位通过句法操作,变成大的句法单位;在句法操作中,句法单位会遵循一定的配列方式,构成一定的语法关系,展现一定的结构属性;最小的句法单位登录在词库中。
分组 核心概念
句法单位 句子、子句、短语、词
语素
附缀词
构式
语法关系 主语、附加语、补足语
话题、焦点
语义角色
格
核心概念
配列方式 语序
一致、管辖、约束
结构 结构
递归性、向心性
核心
操作 合并
移位
词库 论元、选择、词类
功能范畴、致使、被动
跟句法单位相关的核心概念有七个。“句子、子句、短语、词”是公认的句法单位,它们构成级阶,级阶高的单位由一个或多个级阶低的单位构成。句子由一个或多个子句构成,子句由一个或多个短语构成, 短语由一个或多个词构成。“语素”一般当作词法单位,属于形态学(morphology)的内容,但生成语法自创立之初就将作为语素中的屈折词缀视为句法计算的单位,并有与之相关的词缀跳转规则,近年来分布式形态学(Distributed Morphology)更是将语素纳入句法计算的基本单位,所以在句法中有必要介绍语素。“构式”,是一个传统的术语,一般将它看作有内部组织的语言型式,本身就包括句子、子句、短语与合成词,但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将语素也看作构式。构式已成为语法单位的代名词。黏附形式可以是词缀,也可以是词,这里介绍具有词身份的黏附形式——附缀词,附缀词在语法分析中会造成句法结构与语音结构的括号悖论(bracketing paradox)。
跟语法关系相关的核心概念有七个。“主语、附加语、补足语”是基本的语法关系,附加语包括定语与状语,补足语包括宾语与其他各种补足语。传统语法中的附加语跟生成语法中的附加语不完全对应。“话题、焦点”,本是语用概念,但随着制图理论(cartographic approach)的发展,它们已经变成了句法概念,有特定的句法位置或跟特定的功能范畴有一致关系。“格”本是形态,是主语与宾语等语法关系的标记,在生成语法中,它也是句法理论的重要模块。“语义角色”本是语义概念,但它跟主语与宾语等语法关系很密切,也跟格相关,与之相关的题元理论在生成语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模块。此外,语义角色、话题与格在主语的识别或定义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跟配列方式相关的核心概念有四个。配列方式,是Bloomfield(1933)1提出的术语,包括变音、变调、语序与选择。选择需要考虑一致,一致包括谐和、管辖与互指。谐和跟一致与约束相关,互指也跟一致相关,管辖跟格现象相关。我们选择了“语序”以及跟“选择”相关的“一致、约束、管辖”这四个概念。
跟句法结构相关的核心概念有四个。跟结构相关的概念,首先是“结构”本身,其次是结构的属性,如向心性、递归性与层次性等。层次性是结构的本质属性,向心性是对结构的分类或限制,递归性是对结构的反复嵌套或结构规则的反复运用。“核心”是向心性引申出的重要概念,如果结构具有向心性,则会将结构的诸多属性归结为核心的特征。递归性原是部分结构或规则的反复运用,随着合并操作的提出,递归成了语言的基本属性。凡是合并,皆涉递归。
跟句法操作相关的核心概念有两个。句法最基本的操作是组合,Chomsky(1995)将其分成“合并”与“移位”2,后来进一步将合并与移位统一为“合并”,为描述方便,他将合并与移位分别称为外部合并与内部合并3。移位在传统语法中作为变换的一种手段,关联不同的构式;在转换生成语法中作为转换的一种手段,关联不同层次的结构或推导的不同阶段。跟词库相关的核心概念有六个。词库会登录词项的“词类、论元结构、范畴选择、语义选择”等信息。在生成语法中,词类中的功能范畴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决定着语言间的变异。“致使”与“被动”跟论元结构相关,一方面起着改变论元结构的作用,如增价与减价;另一方面对应于相关的词项,如致使范畴与被动范畴。
二、关键术语的选取
关键术语选取的思路顺着核心概念而来。关键术语分五组,共计70 个。这五组关键术语分别是:句法范畴、语义解释、句法操作、句法结构、句法限制。这五组关键术语与核心概念的六组不完全对应。句法范畴大体属于句法单位的内容,句法限制也属于句法操作的内容, 但它是对句法操作的限制,语义解释部分对应于词库与语法关系中的 内容。
分组 关键术语
句法范畴 范畴、范畴特征、子范畴化、例外格标记动词
轻动词、情状体、视点体、语态、中动语态、逆被动语态
涉用语态、系词、情态、时制、限定性、标补范畴
及物性参数
零形式、空范畴
语义解释 价、主价语、谓词、控制理论
照应语、照应
辖域、算子、变量
有定性、类指、特指
句法操作 省略、并列、内嵌、并列缩减
核查、提升、融合、复制、易位
重新分析
句法结构 句法、树形图、参数设置、成分
成分统制
论元位置、非论元位置
语法关系、同位语、旁语、谓语、修饰
限定短语、wh-子句、连动式、分裂句
句法限制 语链、空范畴原则、层阶、优先限制、邻接限制、最后一招限制
强/弱特征、(不)可解释性特征
投射原则、扩展的投射原则、数据集、包含限制
语法性
跟句法范畴相关的术语19个。“范畴”特指词、短语的类型,学界也译作“语类”,为了避免跟词类对立,我们直接译为“范畴”;“范畴特征”是将词的“范畴”分解为特征;“子范畴化”是对词的范畴作下位区分。“例外格标记动词”是一种特殊的动词,是对补足语子句中的主语指派受格的动词。这四个术语主要跟词类相关。“轻动词、情状体、视点体、语态、中动语态、逆被动语态、涉用语态、系词、情态、时制、限定性、标补范畴”等,都是扩展词汇范畴的功能范畴,或是这样的功能范畴的相关属性。例如,时制与限定性都与时制范畴相关,情状体与轻动词的属性相关。“及物性参数”是功能语法提出的概念,也与轻动词的属性相关。“零形式、空范畴”是没有语音实现的范畴。
跟语义解释相关的术语12个。“价、主价语、谓词、控制理论”都是与论元相关的概念,“照应语、照应”是与代词解释相关的概念,“辖域、算子、变量”是与量化或准量化相关的概念,“有定性、类指、特指”是与指称性相关的概念。
跟句法操作相关的术语10个。“并列”与“内嵌”是最为基本的扩展操作(expansion),属添加操作;“省略”与“并列缩减”属于缩减操作(reduction),属删除操作。“提升、融合、易位”都属于移位操作,“核查”是对特征的核查操作,“复制”是与“移位”相关的操作。“重新分析”是历时语法中产生范畴与改变结构的操作。
跟句法结构相关的术语16个。“句法”是句法学中的基本概念,涉及结构及其规则。
熊仲儒,安徽潜山人,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7月至2018年10月曾任职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句法语义学与英汉语法对比,主要学术兴趣是探索功能范畴在句法语义中的作用,研究领域涉及词类、论元结构、特殊构式与左缘结构等,出版《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现代汉语中的功能范畴》《论元结构与汉语构式》《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英汉名词短语的对比研究》《当代语法学教程》等6部学术专著,并翻译出版乔姆斯基的名著《语言与心智》(合译)。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英汉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英汉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研究”与规划项目“英汉名词短语的对比研究”等科研课题,目前正在做北京市社科项目“汉语左边界的制图分析”等课题。论著先后获得安徽省社科奖二等奖与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目录
核心概念篇……………………………………………………… 1
被动………………………………………………………………………2
补足语………………………………………………………………… 13
词……………………………………………………………………… 24
词类…………………………………………………………………… 33
递归或递归性………………………………………………………… 42
短语…………………………………………………………………… 49
附加语………………………………………………………………… 59
附缀词………………………………………………………………… 72
格……………………………………………………………………… 82
功能范畴……………………………………………………………… 92
构式……………………………………………………………………104
管辖……………………………………………………………………114
合并……………………………………………………………………124
核心……………………………………………………………………136
话题……………………………………………………………………146
焦点……………………………………………………………………156
结构……………………………………………………………………167
句子……………………………………………………………………177
论元……………………………………………………………………187
向心性…………………………………………………………………197
选择……………………………………………………………………208
一致……………………………………………………………………218
移位……………………………………………………………………228
语素……………………………………………………………………239
语序……………………………………………………………………248
语义角色………………………………………………………………259
约束……………………………………………………………………269
致使式…………………………………………………………………281
主语……………………………………………………………………292
子句……………………………………………………………………303
关键术语篇…………………………………………………… 315
wh- 子句 ………………………………………………………………316
(不)可解释性特征 …………………………………………………317
包含限制………………………………………………………………318
变量……………………………………………………………………319
标补范畴………………………………………………………………321
并列……………………………………………………………………322
并列缩减………………………………………………………………323
参数设置………………………………………………………………325
层阶……………………………………………………………………326
成分……………………………………………………………………327
成分统制………………………………………………………………329
重新分析………………………………………………………………330
范畴……………………………………………………………………331
范畴特征………………………………………………………………332
非论元位置……………………………………………………………333
分裂句…………………………………………………………………334
复制……………………………………………………………………336
核查……………………………………………………………………337
及物性参数……………………………………………………………338
价………………………………………………………………………339
句法……………………………………………………………………340
空范畴…………………………………………………………………341
空范畴原则……………………………………………………………343
控制理论………………………………………………………………344
扩展的投射原则………………………………………………………345
类指……………………………………………………………………347
例外格标记动词………………………………………………………348
连动式…………………………………………………………………350
邻接限制………………………………………………………………351
零形式…………………………………………………………………352
论元位置………………………………………………………………353
内嵌……………………………………………………………………354
逆被动语态……………………………………………………………356
旁语、旁格……………………………………………………………357
强/弱特征 ……………………………………………………………359
轻动词…………………………………………………………………360
情态……………………………………………………………………361
情状体…………………………………………………………………362
融合……………………………………………………………………364
涉用语态………………………………………………………………365
省略……………………………………………………………………366
时制……………………………………………………………………367
视点体…………………………………………………………………368
树形图…………………………………………………………………369
数据集…………………………………………………………………371
算子……………………………………………………………………372
特指……………………………………………………………………373
提升……………………………………………………………………375
同位语…………………………………………………………………376
投射原则………………………………………………………………377
谓词……………………………………………………………………378
谓语……………………………………………………………………380
系词……………………………………………………………………381
辖域……………………………………………………………………383
限定短语………………………………………………………………384
限定性…………………………………………………………………385
修饰……………………………………………………………………386
易位……………………………………………………………………388
优先限制………………………………………………………………389
有定性…………………………………………………………………390
语法关系………………………………………………………………391
语法性…………………………………………………………………392
语链……………………………………………………………………394
语态……………………………………………………………………395
照应……………………………………………………………………396
照应语…………………………………………………………………398
中动语态………………………………………………………………399
主价语…………………………………………………………………400
子范畴化………………………………………………………………401
最后一招限制…………………………………………………………402
附录……………………………………………………………405
英—汉术语对照………………………………………………………405
汉—英术语对照………………………………………………………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