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001
1.1 CO2 排放及捕集技术研究现状 003
1.1.1 CO2 排放现状及减排行动 003
1.1.2 CO2 捕集技术 004
1.2 CO2 利用概述 006
1.2.1 CO2 物理利用 006
1.2.2 CO2 化学利用 006
1.2.3 CO2 生物利用 006
1.2.4 CO2 地质利用与封存 007
1.3 注CO2 提采油气技术发展现状 009
参考文献 011
第2章 吸收- 水合耦合法捕集CO2 效果评价 015
2.1 吸收- 水合耦合法分离沼气效果评价 017
2.1.1 实验材料及配制 017
2.1.2 实验装置 018
2.1.3 实验方法 019
2.1.4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 019
2.1.5 结果与效果分析 020
2.2 吸收- 水合耦合法分离IGCC 混合气效果评价 025
2.2.1 实验材料及配制 025
2.2.2 实验装置 026
2.2.3 实验方法 026
2.2.4 结果与效果分析 027
参考文献 037
第3章 吸收- 吸附耦合捕集CO2 方法建立 039
3.1 多孔介质/ 液体介质混合浆液捕集CO2 性能评价 042
3.1.1 实验材料 042
3.1.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043
3.1.3 实验数据处理过程 044
3.1.4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可靠性验证 045
3.1.5 ZIF-8/ 液体介质混合浆液捕集CO2 046
3.1.6 MOFs/ 液体介质混合浆液捕集CO2 048
3.1.7 活性炭/ 液体介质混合浆液捕集CO2 048
3.1.8 分子筛/ 液体介质混合浆液捕集CO2 049
3.1.9 石墨烯/ 液体介质混合浆液捕集CO2 050
3.2 多孔介质/ 液体介质混合浆液悬浮稳定性研究 050
3.2.1 实验设备 052
3.2.2 实验方法 052
3.2.3 ZIF-8/ 水、ZIF-8/ 乙二醇和ZIF-8/ 乙醇浆液稳定性 052
3.2.4 其他类型多孔介质/ 液体介质混合浆液稳定性 055
参考文献 057
第4章 ZIF-8/ 液体介质复合浆液捕集CO2 效果评价 - 059
4.1 相平衡分离实验 061
4.1.1 实验材料 061
4.1.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061
4.1.3 干ZIF-8 捕集CO2 063
4.1.4 ZIF-8/ 水浆液捕集CO2 064
4.1.5 ZIF-8/ 乙二醇浆液捕集CO2 067
4.1.6 ZIF-8/ 乙二醇-2- 甲基咪唑浆液捕集CO2 071
4.2 CO2/N2、CO2/CH4 在ZIF-8/ 乙二醇-2- 甲基咪唑浆液中穿透分离实验 078
4.2.1 实验装置 078
4.2.2 实验材料 079
4.2.3 实验方法 079
4.2.4 结果及分析 079
参考文献 083
第5章 ZIF-8 浆液捕集CO2 机理研究 085
5.1 CO2 在不同体系中吸附/ 吸收能力 087
5.1.1 实验材料及装置 087
5.1.2 实验方法 087
5.1.3 数据处理过程 088
5.1.4 干ZIF-8 吸附CO2 特征 090
5.1.5 2- 甲基咪唑- 乙二醇溶液吸收CO2 特征 090
5.1.6 ZIF-8/ 乙二醇-2- 甲基咪唑浆液吸收- 吸附CO2 特征 091
5.2 CO2 在ZIF-8/ 乙二醇-2- 甲基咪唑浆液中溶解机理及理论 093
5.2.1 CO2-ZIF-8/ 乙二醇-2- 甲基咪唑微观作用分析 093
5.2.2 CO2 在ZIF-8/ 乙二醇-2- 甲基咪唑浆液溶解量计算数学模型 095
5.3 ZIF-8 浆液黏度测定 099
5.3.1 实验装置 099
5.3.2 实验方法 100
5.3.3 数据处理过程 100
5.3.4 纯乙二醇黏度 100
5.3.5 2- 甲基咪唑- 乙二醇溶液黏度 100
5.3.6 ZIF-8/ 乙二醇-2- 甲基咪唑混合浆液 101
5.4 ZIF-8 浆液黏度预测方程式建立 102
5.4.1 黏度预测方程式建立 102
5.4.2 模拟结果分析 103
参考文献 104
第6章 注CO2 对天然气相态性质影响实验与理论研究 107
6.1 PVT 筒中CO2 注入对天然气相态影响实验 109
6.1.1 实验装置 109
6.1.2 实验材料 110
6.1.3 结果及分析 110
6.2 多孔介质中CO2 注入对天然气相态影响实验研究 113
6.2.1 实验装置 113
6.2.2 实验流体 114
6.2.3 实验步骤 114
6.2.4 结果及分析 114
6.3 CO2 注入对天然气相态影响理论预测模型 116
6.3.1 PVT 筒中注CO2 天然气混合流体偏差因子预测模型建立 116
6.3.2 多孔介质中天然气相态性质预测模型建立 119
参考文献 120
第7章 注CO2 开发致密气机理研究 123
7.1 CO2、天然气在低渗岩心中吸附测定 125
7.1.1 实验装置 125
7.1.2 实验材料 126
7.1.3 实验步骤 126
7.1.4 结果及分析 127
7.2 致密砂岩岩心中CO2- 天然气扩散特征 129
7.2.1 实验装置 129
7.2.2 实验样品 131
7.2.3 实验步骤 131
7.2.4 数据处理 132
7.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133
7.3 注CO2 提高低渗气藏采收率长岩心实验 137
7.3.1 实验装置 137
7.3.2 实验样品 138
7.3.3 实验方案 139
7.3.4 实验步骤 139
7.3.5 结果及分析 140
参考文献 149
第8章 注CO2 对原油相态性质影响实验与理论研究 151
8.1 PVT 筒中CO2 注入对原油相态影响实验评价 153
8.1.1 实验装置及方法 153
8.1.2 实验样品 153
8.1.3 结果及分析 154
8.2 多孔介质中CO2 注入对原油饱和压力影响实验研究 155
8.2.1 实验装置 156
8.2.2 实验材料 157
8.2.3 实验测试流程 157
8.2.4 结果及分析 158
8.3 CO2 注入对体相原油相态影响理论模型建立 165
8.3.1 PVT 筒中原油相态模型 165
8.3.2 计算结果 166
8.4 多孔介质中原油相态性质预测模型建立 167
8.4.1 所建模型 168
8.4.2 计算结果 168
8.5 CO2 溶解对原油固相沉积条件影响研究 169
8.5.1 实验装置 169
8.5.2 实验样品 170
8.5.3 实验步骤 170
8.5.4 结果及分析 171
8.6 CO2- 原油多级接触作用引发原油内固相沉积特征分析 172
8.6.1 实验装置与流程 172
8.6.2 实验样品 174
8.6.3 实验步骤 174
8.6.4 结果及分析 174
参考文献 177
第9章 注CO2 提采低渗油藏机制评价 179
9.1 连续CO2 驱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单管长岩心实验 181
9.1.1 实验装置 181
9.1.2 实验样品 181
9.1.3 实验步骤 185
9.1.4 结果及分析 185
9.2 水驱 CO2- 水交替驱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双管长岩心实验 190
9.2.1 实验装置 190
9.2.2 实验样品 190
9.2.3 实验步骤 192
9.2.4 结果及分析 192
9.3 泡沫剂改变水驱及水驱 CO2- 水交替驱效果评价 212
9.3.1 实验装置 213
9.3.2 实验样品 213
9.3.3 实验步骤 213
9.3.4 结果及分析 213
9.4 三种不同CO2 注入方式驱油效果对比 215
参考文献 216
第10章 结论与趋势分析 217
10.1 结论及创新 219
10.1.1 结论 219
10.1.2 创新 221
10.2 耦合碳捕集技术在油气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