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为主线,讲解审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报表审计实务,同时兼顾政府(国家)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本书在保持审计理论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注意理论分析与审计实务的结合,以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为例,并以此案例为本书的系统性案例,贯穿整个业务循环审计,使其与审计实际工作密切结合,从而具有可作性。另外,本书详细讲解了会计报表审计实务;会计报表审计以业务循环为主线展开,并重点介绍各循环主要账户审计;以内部控制问卷调查表形式列示了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要点及其评审方法;列示了各账户审计的明细表参考格式和内容;以基本相同的审计程序讲解对各账户的审计,便于学习、记忆与比较。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和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互联网+”模式的新形态教材,内容全面实用,案例丰富,配套电子课件、教学大纲建议、即测即练等教辅材料,方便教学。
前 言
审计作为一种专业的监督与鉴证活动,通过系统、独立地评价组织财务资料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在保障组织依法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由组织内部审计人员所实施的内部审计,由政府审计人员所实施的国家审计及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三种类型的审计虽然在审计思路和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在功能定位、审计目标以及审计侧重点上却存在巨大差别。市面上现有的审计专业书籍和资料绝大部分都聚焦于单一类型的审计,而未囊括其他类型的审计,不便于读者对不同类型审计的特点进行理解、对比和学习。基于此,本书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对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进行系统性介绍。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旨在全面介绍审计领域的理论与实务。
优质部分深入探讨“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首先,详细分析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包括其定义、特点、目标、权限、内容、机构设置、程序和质量评价方法,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结合实际案例,介绍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舞弊审计等常见审计类型,帮助读者理解不同场景下内部审计的关注点和作用。最后,总结当前内部审计的研究现状,梳理其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研究全貌。
第二部分围绕“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展开。开篇从宏观层面解读国家审计的含义、模式和特点,然后详细拆解国家审计的整个流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审计、资源环境审计、财政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民生审计等关键审计类型,突出其在保障政策落实、资源保护、财政监管和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按时间顺序回顾国家审计研究的发展变化,展示各阶段的成果与进步。
第三部分聚焦“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首先,追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历程,剖析其专业特性。然后,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与整合、审计与公司治理、审计质量、审计费用、审计需求与契约、审计监管等八个方面系统归纳研究成果,全方位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专业审计知识。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能切实满足读者学习审计知识的需求。
优质,架构清晰全面。本教材系统梳理了内部审计、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论与研究情况,读者可清晰把握这三种审计的理论发展脉络,对相关研究有全面了解。同时,本教材还介绍了常见的审计类型,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际操作。
第二,内容讲解注重实效。一方面扎实传授审计基础知识,用平实的语言把复杂的知识讲清楚;另一方面结合经典审计案例,使抽象知识具体易懂,既能便于读者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审计思维能力。
第三,作者阵容强大且多元。既有高校专注学术研究的学者,又有来自实务一线的资深,两者结合,使得本教材既能理论的深度,又能贴合实际工作,做到知识与实务紧密相连。
第四,在学习方法上,本教材配套了与内容相关的视频,读者只需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就能观看,无论是课后复习、课前预习,还是日常自学,都更加便利,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李越冬,女,会计专业博士,教授,曾任中国建设银行会计。现任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审计系副主任;四川省审计学会理事;四川省会计学会理事;成都市审计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成都市商务委咨询;成都文彰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成都高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目 录
优质部分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
优质章 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 3
优质节 内部审计的定义及特点 3
第二节 内部审计的目标 8
第三节 内部审计的权限与内容 9
第四节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18
第五节 内部审计程序 25
第六节 内部审计质量评价 41
即测即练 46
第二章 内部审计的典型实务 47
优质节 经济责任审计 47
第二节 内部控制审计 72
第三节 建设工程项目审计 74
第四节 风险管理审计 84
第五节 舞弊审计 110
即测即练 131
第三章 内部审计研究综述 132
优质节 研究文献选取情况 132
第二节 内部审计职能文献评述 133
第三节 内部审计质量文献评述 138
第四节 内部审计实践文献评述 144
即测即练 149
第二部分 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
第四章 国家审计理论概论 153
优质节 国家审计的含义、模式及特点 153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流程 160
即测即练 167
第五章 国家审计的典型实务 168
优质节 重大政策跟踪落实审计 168
第二节 资源环境审计 173
第三节 财政审计 178
第四节 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183
第五节 民生审计 188
即测即练 194
第六章 国家审计的研究综述 195
优质节 萌芽阶段(1949—1994年)的研究综述 195
第二节 探索阶段(1995—1999年)的研究综述 196
第三节 发展阶段(2000—2010年)的研究综述 198
第四节 完善阶段(2011—2017年)的研究综述 204
第五节 飞速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的研究综述 208
即测即练 210
第三部分 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与实务
第七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论概述 213
优质节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发展 213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特点 229
即测即练 232
第八章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综述 233
优质节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整合 233
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公司治理 236
第三节 审计质量 242
第四节 审计费用 250
第五节 审计需求与契约 261
第六节 审计监管 266
第七节 审计报告及其使用 272
第八节 审计行业专长 282
主要参考文献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