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刚被发现时,人们尚未意识到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危险性,美国一度兴起追捧镭产品的热潮。当时市场上流通着含镭的化妆品、织物、香烟、饮料等。
1918年,美国夜光钟表厂的流水线上,一群被称为镭女孩的女工负责为钟面涂夜光材料。工厂要求她们在涂色前先在嘴里把笔尖润湿,在不断重复舔、蘸、涂动作的过程中,镭进入她们的身体,威胁着她们的生命,不少女工因此而死。公司虽然早就知道涂料有害,却刻意隐瞒;身体出现问题后,女孩们开始互帮互助、寻找真相……
- 独特的彩铅表现,紫与绿的色彩碰撞营造出近乎梦幻且浓郁的艺术风格
彩铅细腻描摹出的大片紫色作为主色调,而象征致命镭辐射的荧光绿,如同幽暗中闪烁的鬼火,在画面中时隐时现。非写实的、棱角分明的人物形象和活泼的叙事基调,则与稍显诡异的画面形成强大张力:女孩们灿烂的笑容被包裹在紫色与荧光绿之中,仿佛预示着即将降临的悲剧。
- 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工业史上著名的欺骗 & 劳动者的抗争里程碑
20世纪初的美国,镭的放射性危险尚未被充分认识,它被吹捧为一种神奇而强大的元素,号称美丽与活力之源,含镭商品风靡一时。镭女孩们的工作是用镭涂料绘制夜光表盘,由于企业的隐瞒,她们在无知无觉中接触了大量辐射。
逃避责任的贪婪企业、不完善的劳动者保护法律,共同将她们推向了残酷的结局。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她们展开一场关乎尊严的抗争,用生命点燃了争取劳工权益的火种。
获奖记录
2021年 法国读者网橙色漫画大奖
2022年 法国高中生文学奖
2023年 美国青少年图书馆协会(YALSA)优秀青少年图像小说奖
著者简介
西里埃勒·艾乌哈尔(Cyrielle Evrard, 笔名 Cy.),法国 90 后女漫画家,出版多部作品。
译者简介
谢程程,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法国雷恩第二大学,穿梭在德法瑞档案馆的文献捕手,立志于跨文化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