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哲学史(18501930)》为布雷伊耶先生所作一套哲学史丛书中的最后一本。此书从1850年叙述至1930年,以尼采和柏格森为分界,分两期叙述前四十年和后四十年哲学的梗概和发展。其中牵涉到的哲学家有五十多人,著作有上百部。这本短小精悍的哲学史,其中心论点就是科学与形而上学的交锋。它带领我们重新回顾了自黑格尔以降的哲学发展,尤其是科学大步向前行时,思想界所面临的道德与精神危机,这种张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 带领我们重新回顾了自黑格尔以降的哲学发展,尤其是科学大步向前行时,思想界所面临的道德与精神危机,这种张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 一部尘封多年的译稿,历经战乱与浩劫,终于重见天日;
- 布雷伊耶作品的艏个中译本,学术意义重大,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有助于汉语哲学界对1850至1930年的西方哲学、思想史开展研究;
- 向汉语界推介了法国著名哲学家布雷伊耶;
- 译笔文白夹杂,具有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文风,极富特色。
埃米尔·布雷伊耶(Émile Bréhier,18761952),法国哲学家,研究方向为古典哲学和哲学史。1945年被选为巴黎大学(索邦)的唯二超级终身哲学教授。为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另一位超级终身哲学教授)的早期追随者在20世纪30年代,学界一种有影响的观点认为柏格森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是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法国历史上唯一对新柏拉图主义采取黑格尔式解释的人物,但同时也是反对黑格尔的新康德主义者。
目 录
第一期 一八五〇年至一八九〇年
第01章 时代概观 002
第02章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007
第03章 演化论、进化论与实证主义 016
第04章 宗教哲学 056
第05章 批评论的运动 074
第06章 形而上学 100
第07章 尼采 124
第二期 一八九〇年至一九三〇年
第08章 柏格森的精神论 138
第09章 生命与行动的哲学:实用主义 151
第10章 唯心论 169
第11章 科学的批评 186
第12章 哲学的批评 200
第13章 实在论 226
第14章 法国的社会学和哲学 253
第15章 心理学与哲学 264
后 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