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异类少年爱丽丝和阿尼,在学校实验室的储藏室里发现一个古老的非洲胎儿标本。起初,科学迷爱丽丝只想解剖它,做生物学研究,但阿尼莫名与它产生了情感连接,事情出人意料地从一场科学探索演变成精神追寻,两个来自破碎家庭的少年踏上不同的旅程,试图将标本送回其应有的归宿,或许是尼罗河边。这场曲折的冒险之旅让他们不仅找到了缺席已久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身世与非洲的渊源,还发现其他深埋已久的秘密。最终,古老的胎儿以自己的方式离开了他们……
这部富有想象力且充满悬念的小说以两位少年的奥德赛之旅反映了当代英国种族的复杂性及非洲移民身份认同的迷思,揭示了非洲在英国无处不在的回响。同时也探索了生者与死者之间,以及他人和我们自己之间的界限。
1.《尼罗河宝贝》是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艾勒克·博埃默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具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色彩。
- 博埃默是南部非洲英语文学最高奖奥利弗·施赖纳奖获奖作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也是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研究的奠基人,她的相关研究论文已是学界经典文献,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 两个少年在学校实验室发现了一个古老的非洲胎儿标本,由此展开了一场奇幻冒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对家园的理解,以及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自我定位。
- 小说采用孩子的视角来讲述,不仅使故事充满了童真和好奇心,还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加直接和纯真的方式来审视复杂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5. 通过尼罗河宝贝这一形象,作者探讨了非洲与欧洲之间的历史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后殖民时代的延续和变化。小说中的超自然元素和神秘氛围,也暗示了殖民历史留下的阴影和未解之谜。
艾勒克·博埃默
Elleke Boehmer | 1961
作家、编辑、学者,生于南非德班,毕业于南非罗德斯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曾在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利兹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皇家霍洛威大学任教,现任牛津大学世界英语文学教授。
英国皇家文学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遮天的帷幕》(1990)、《一个道德清白的人》(1993)、《血脉》(2000)、《尼罗河宝贝》(2008);学术著作有《殖民与后殖民文学》《后殖民诗学》《女性故事:后殖民国家里的性别与叙事》等,主编有《转换状态:南非写作》与《帝国写作:殖民文学选集18701998》等。
曾获得欧洲英语研究学会(ESSE)20152016年度英语文学图书奖、南部非洲英语文学最高奖奥利弗·施赖纳奖20152018年度散文奖等重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