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项重新定义中国美术史的学术研究出版项目。本书研究涉及中国美术史的宽广面向,不落窠臼,不但呈现了关于工艺美术、雕塑、建筑、书画及其理论的新见解,且多为推倒陈说或前人未曾涉猎、详述的议题,研究者立足于中国美术的整体框架,在长达30年持续阅读古籍、考古报告及文物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该项目既是一次对中国美术的深度窥视与梳理,也是以中国视角研究中国艺术的卓有成效的学术实践。
彭德在《独眼看图象》中颠覆了传统美术定义,提出了图象这一视角,重新解构中国传统艺术。他把平面书画、印染、织绣等纳入图,又将陶瓷、铜器、漆器、玉器、雕塑、建筑等归为象,并对旧有术语大胆革新符号变符图、造型转造形、图腾升为徽识、色相更新为色象。这种思维上的突破不仅拓宽了艺术的边界,也为评论与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独眼看图象》既是一部深刻的图象批评文集,又是一部充满观念思辨的探索之作。
彭德,1945年出生于湖北天门,朝楚暮秦,现寓西安,深居简出,广涉史籍与杂书。身跨艺坛半世纪,一手握画笔、一手执史笔:1982年油画《父与子》入选全国美展。1985年主编《美术思潮》,1994年主编《美术文献》,介入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激流。1995年主持中国油画家12人赴美展览(纽约洛杉矶),2002年主持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策展与批评并行,折腾不止。出版文集《视觉革命》(1990)、《走出冷宫的雅艺术》(2001)、《中式批评》(2002)、《彭德自选集》(2015),专著《中国美术史》(1998)、《中华五色》(2008)、《西安当代艺术》(2015)。
学界戏称给历史做CT的预言家,也有人称其为装神弄鬼的酸儒,他自称古代当代我都爱的两面派,游走于传统与当代之间,道人所不道,是中国学界不拘一格的另类写手。
自序
一、图象揭密
中国图象学
图载论
赋象艺术论
老态与病态的图象风尚
儒家图象的方术背景
方术与人物画
象征与寓意
二、国画非常观
书画同源与书画分流
绣画一体
女相水墨画
六法考
水墨画史质疑五题
山水画与假山
山水画与风景画之别
逸品三境界
三、色彩史钩沉
丹青考
五色与五行
五色令人目盲?
用色诀窍:生克制化中国古代色彩配置的原则
重彩五色
五色与时空逻辑
四、杂论异说
中国文脉五问
图象史论的负遗产
玉器时代辨
写意考
鉴赏与赏鉴
书画古籍辨伪
终南山与山水画六论
图象回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