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藏宝图(限量亲签版 从知道名著,到读懂名著!,从书单的笼中鸟,到文学秘境的探险者!)
定 价:49.8 元
你知道一本书是文学名著,但你是否知道它何以成为名著?荒岛种田流始祖何以成为名著?人变成虫的荒诞事何以成为名著?三观不正的出轨故事何以成为名著?……本书针对大众读者阅读名著的常见问题,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读者更新文学认知,构建起品读名著的阅读体系,从而真正领略文学名著的魅力,重拾阅读乐趣。当你合上书时,那些曾被贴上枯燥难懂标签的经典,将成为你丈量文学世界的标尺。
1.你知道一本书是文学名著,但你是否知道它何以成为名著?荒岛种田流始祖何以成为名著?人变成虫的荒诞事何以成为名著?三观不正的出轨故事何以成为名著?课堂让你知道哪些书是名著,本书让你理解它们为什么是名著!
2. 阅读不是竞速挑战,而是秘境探宝! 在这个知识焦虑的时代,阅读越来越像是竞速游戏和打卡挑战。当你被困在越来越长的读书单中,是否忘记了文字背后的温度与惊喜?本书带你放下功利心,重拾探索的好奇,让阅读从完成任务变成一场私人冒险。
3.本书不提供标准答案,只交付寻宝罗盘!后现代解构主义复调叙事陌生化能指……当学术黑话筑起认知壁垒,普通读者该如何接近文学?本书回归文本与情感,绕过术语与理论的迷宫,不设专业门槛,不作概念轰炸,为读者还原文学本来的魅力。
4.一本写给大众的文学启蒙读本 进阶指南知乎文学话题优秀答主力作,从个体的阅读体验分享,到普适的阅读方法总结,从文本细读方法论到作家经济史,从物象解码到时空哲学,十二个主题重塑你的文学认知。《堂吉诃德的眼镜》作者张秋子、《李商隐十五日谈》作者李让眉推荐!
5.在焦虑与困惑的时代重拾阅读的意义当短视频蚕食专注力,当功利心主导选择,阅读仿佛已经成了无用的摆设。但文学不是装饰品,而是凝结着人类普遍而永恒的情感困境与生命智慧。那些被称为名著的故事,将是映照当下困惑的明镜。
起初,我从县城新华书店里,借到一本《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小说描述了黑奴汤姆被奴隶贩子转卖美国各地的艰苦历程,故事情节令人动容。不光我这么觉得,当时的读者同样这么觉得。小说1852年发表的时候,引起强烈的舆论反响,一时间废奴主义风行。不到十年后,美国内战爆发,总统林肯击败叛乱各州,赢得胜利。他曾风趣地评价小说的作者斯托夫人:写了一部书,引发了一场大战。把林肯的评价和他的《葛底斯堡演说》对照起来看是很有意思的。《葛底斯堡演说》从说理的角度讲我们为何而战,论证清晰,观点雄辩。《汤姆叔叔的小屋》则贡献了鲜活的生活史,使读者在具体情事当中,看到蓄奴制度怎样蹂躏同类,败坏道德。一个是载之空言,一个是见于情事。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固然需要高屋建瓴的观点,也需要在行动复盘、情节敷陈当中体会其深切著明。文学作品所擅长的,正是后一种。精读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感染情绪,激发判断。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形塑观念,观念会影响我们对生活遭际的理解,激发对生活的热情。这部小说很早就传入中国,晚清译家林纾翻译为《黑奴吁天录》,书名非常精当。司马迁讲,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遭遇苦难时,人就会问天咒天。这里的天,近似于冥冥中的天意。黑奴呼的天却是明确的。指的什么呢?基督教的上帝。汤姆叔叔是个基督徒,他认为上帝会看顾他,遭遇不幸时需要忍耐,人应该在信仰当中,寻找生的意义。他原先并不识字,为了读《圣经》,艰难地学习认字。汤姆也是个读者,他吃力但是认真地阅读着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文本。他在阅读过程中坚定了信仰,这信仰又支撑他熬过一生磨难,临终时宛如圣徒。我自己也有过在阅读过程当中获得力量的经验。在不算愉快的求学时代,正是阅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支撑我度过很多沮丧时刻。现在我已经习惯了阅读带来的换位思考:如果很难跳出我执,那不妨让另一个人的经历暂时占据大脑,从他的遭遇、他的反击当中理解事物的运作方式。当我再从书里跳回现实,总会收获很多启发。受益于此,至今我仍然保持着很好的阅读习惯,并由此发现许多生活乐趣。汤姆叔叔的阅读经历使我对《圣经》也生起好奇心。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喜欢的作品,在读完一本书后,我会继续追索相关的其他著作。那些经典文本会被一再提及,切入的角度也非常多元化。我得以从不同的侧面去审视同一部经典。一种感性的阅读脉络,在这个重复的过程当中固化清晰了。这就是我阅读的经验。它是我的阅读史,也是我在理论书籍之外建立、生成的私人文学史。这种脉络生成过程使我不仅一直身处阅读现场,而且能对理论类书籍形成更具把握的判断,以厘清作者的观点当中哪些确实蕴含着过人见识,哪些不过是泛涉之辞。我非常珍视这种建立阅读脉络的过程,所以这本书也是沿用同样的逻辑来完成:确定一个话题,由该话题发散辐射到相关的文本,剖析和分享我在阅读过程当中的所见所感。呈现这个过程对其他读者有什么意义呢?私以为,这不只是在分享我作为普通读者的私见,也是在展现阅读的深入、认识的累积的过程。如果说很多理论书籍是在重复《葛底斯堡演说》式的结论输出,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的却是《汤姆叔叔的小屋》式的情事感染。我相信这更利于使读者喜欢上阅读、喜欢上经典文本。禅宗公案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惠能得弘忍衣钵后出逃,师父弘忍护送,二人到河边,弘忍说,快上船,我来渡你,惠能抢过船桨,说:迷时师渡,悟时自渡。阅读也会经过这样一种师渡与自渡的转变,其中较难把控的,恰恰是师渡这个环节。我没有把握通过薄薄一本书就教给读者终身受用的阅读方法,但是我可以展现我如何自渡,以启发其他未遇见名师的读者,在此过程中一窥阅读的乐趣与收获,生起阅读的热情和信心。最后,感谢编辑李陈的认真负责,为本书成稿提供了莫大帮助。感谢阅读群的友友们,十多年相处,滋生出奇怪的归属感,使本人的工作、生活、阅读,多少和大家相关是为序。
凯鹅
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保险经纪人,自由撰稿人,知乎文学领域优秀答主、2022年度新知答主。
序言第一章 鲁滨逊的航船第二章 始于荷马:故事的基本语法第三章 搭建个人的文学史第四章 跟作者掰手腕第五章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日常崩塌第六章 作家们的钱袋子第七章 时间不存在了第八章 杰克船长的魔法罗盘第九章 物象:帽子就是要戴在头上第十章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第十一章 超越庸常第十二章 照进现世生活第十三章 通俗与经典参考书籍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