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产阶级概念长盛不衰,在文学批评以及美学领域成为推波助澜的关键词,这种状况证明了其强大的历史功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众多论述中,这个概念成为四面八方交汇的一个中心枢纽,承担各种理论转换。从启蒙、革命、知识分子、个人主义、工农兵大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到乡村与城市、文学语言、民族形式、抒情与内心世界,通俗与高雅,这些中国现代历史叙事或者文学批评中的高频词汇无一不和小资产阶级概念互为关联。
小资产阶级概念背后存在某种经典的阶级分析经济地位,生产资料的占有无法化约的内容。阶级话语衰退之后,这些内容进一步浮现,解放出不可忽视的独特能量。许多时候,人们用文化命名这种能量, 小资产阶级概念显示出阶级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的复杂联系。历史的考察可以证明,小资产阶级概念包含的阶级涵义逐渐萎缩,文化能量却始终活跃,甚至变幻多端,制造种种不同的历史形式。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作品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代表长盛不衰,代有英才。在有阶级年代,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演变为两个决战的阶级大阵营时,双方阵营中的小资产阶级摇摆不定,显示出多面的阶级性格。这个概念成为作者研究的中心枢纽,承担各种理论转换。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小资产阶级特指年轻人的生活情调和生活方式,而不是有阶级年代主宰生存的经济来源或者人生信念。
从小资产阶级到小资的转变,是时代洪流让二者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小资,小资们了解小资的前世今生,本书值得阅读并有所借鉴。
南帆,福建师范大学文艺批评中心首席专家,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冲突的文学》《文学的维度》《隐蔽的成规》《双重视域》《后革命的转移》《五种形象》《无名的能量》《文学理论十讲》《文学的位置:挑战与博弈》等学术专著,出版散文随笔集多种。曾获鲁迅文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等奖项。
导 言
小资产阶级:阶级谱系与文化共同体
第一部分 历史文化的裂变
第一章 转折:士大夫与知识分子
第二章 知识与文学:现代性裂变
第三章 革命的文学症候
第二部分 展开的基础
第四章 身体作为起点
第五章 美学:感性的洞见与盲区
第三部分 乡村的焦虑与城市空间
第六章 文学的乡村:双重主题、知识分子及其叙事焦虑
第七章 农民叙事话语、文学修辞与数码语言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割与文化区隔
第四部分 交叠的脉络
第九章 性别、女权主义与阶级话语
第十章 青年、代际及其美学破裂
第十一章 家族与家庭:观念的交织
第五部分 想象的形式与风格
第十二章 虚构:现实主义与乌托邦
第十三章 危险的日常情调
第十四章 大众、民族形式与抒情
第十五章 后现代与二次元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