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昔日的道德准则,在今天会令人无法容忍?
为什么昨日的罪大恶极,会成为今日的基本人权?
罗伯特·贝克在书中通过典型、生动的案例,揭示了道德观念发生变革的规律:这些变革并非渐进改良,而是与托马斯·库恩笔下的科学革命相类似,即旧范式的崩塌、新范式的崛起。
作者以分析哲学的精密刀锋解剖历史案例,既呈现道德标准的戏剧性转折,又直面道德相对主义的争议困局,为大众提供理解道德变迁的钥匙,也为学者开辟范式理论的新战场。
★ 从遗体利用的合法化,到堕胎的非罪化,再到病人知情权及自主权的确立
★ 以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模型为基础,构建道德变迁的范式理论
★ 以分析哲学的精密刀锋解剖历史案例,呈现道德标准的戏剧性转折
★ 破解道德绝对主义的迷思,为大众提供理解道德变迁的钥匙
★ 麻省理工出版社基本生物伦理学系列力作,商务印书馆交界译丛全新译介
交界译丛:交界,谓边际相连,有共同疆界,寓意抵达前沿、跨越分歧、建立共识之可能。该丛书围绕当下公众或思想界聚焦的主题,提供由各领域专家撰写的知识概述,从基础原理出发,逐步切入关键论题,使读者得以理解并探讨更为复杂的观念。
交界译丛·思
聚焦思想与哲学
在思想与存在的交界地带,哲学既是对终极命题的叩问,也是对人类精神困境的诊疗。本辑深入观念世界的幽微之处,直面现代性催生的种种主义与思潮它们或解构,或建构,或冷峻旁观,或热烈介入。这些思考为我们提供了思想的坐标系,标记出理性探索的可能。
罗伯特·贝克(Robert Baker),美国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联合学院哲学教授,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生物伦理学教授、生物伦理学项目创始主任(已荣休),著有《生物伦理学之前:美国医学伦理学史》。
译者简介:
姚城,哲学博士,现任西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医学与哲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
前言
1论科学革命与道德革命
2为生者而使用死者:边沁主义革命
3堕胎的不道德化和刑事化:医生的革命
4地质学和堕胎中的收复主义与反革命
5美国的生物伦理学革命
6道德革命的结构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