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各条战线涌现出一批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创造了一批极具时代特色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和先进举措,也积累了一批亟待抢救、挖掘、整理的宝贵精神财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会(以下简称爱建特种基金会)为此共同发起、倾力打造申光计划丛书。
申光计划的申代表上海;光是在上海经济、社会、金融、文化、生态及城市建设等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留下光芒及照亮未来的意思。随着岁月流逝,部分在改革开放中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精英人士已逐渐步入老龄和高龄。申光计划通过资助形式,支持符合要求的专家学者围绕即将湮没在历史中的珍贵史料开展抢救工作,留住历史,铭记为上海经济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各界英才;存史资政,为后来者留下可供借鉴的经验。
申光计划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与学林出版社共同出版,既是致力于文化学术专著出版的重要实践,也是文化思想的薪火承扬。
申光计划丛书具备传承性、真实性、多元性、创新性特点:在讲述人物故事、记录历史事件、展现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注重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扬、大爱的传递,以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感染人,以典型人物的榜样力量鼓舞人。丛书通过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年代、不同层次的人物故事,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乃至更长时期的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述内容具有时代的宽度、历史的厚度、精神的高度。通过这些故事展现时代风貌,使读者获得新的历史认知和思考方式。
在2023年8月的上海书展上,申光计划首发第一辑丛书《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大爱交响曹鹏传》《流金年代龚浩成传》《岁月感悟朱荣林随笔》,引起社会积极反响和读者普遍欢迎。《大爱交响曹鹏传》《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相继在《解放日报》连载;上海图书馆设立人民教育家于漪图书角主题展区;《大爱交响曹鹏传》被改编成百集有声剧。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申光计划将通过《报人本色周瑞金传》《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叔蘋奖学金的百年传承》等力作,继续有步骤地推出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传播时代声音,再现历史韵味和人性的光辉;形成传统,形成品牌,成就力量,成为人们思考和感悟的源泉。
申光计划丛书编委会
2025年1月
沈惠民,历任《人民日报》编辑、记者,《中华智库》杂志总编辑,获中国新闻奖;出版20多部著作;现任今日出版社社长、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执行理事长。著有《杜美如:戏如人生》《人与车的沟通陶巍的用车之道》《王莲:成事在人》,主编《流金年代龚浩成传》。
范永进,上海爱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监事会主席,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副理事长,上海金融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
申光计划中的申代表上海;光是在上海经济、社会、金融、文化、生态及城市建设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留下光芒及照亮未来的意思。随着岁月流逝,部分在改革开放中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精英人士已逐渐步入老龄和高龄。申光计划将围绕这些精英人士亲历、亲见、亲闻的珍贵史料开展抢救、挖掘、整理工作。申光计划丛书编委会的成员来自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爱建特种基金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长期以来致力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上海市的教育事业发展。爱建特种基金会致力继承发扬老一辈爱国工商业者的爱国建设精神,积极资助教育、社会福利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
总序 001
第一章 学子倾心笔墨缘
◎腾蛟的童年回忆 011
◎红漆布面笔记本 020
◎校园的创意生活 033
主题班会说梦成真 033
致诗人闻捷的一封信 036
迎新晚会最难忘 038
突发奇想换剧目 039
一模一样的路线图 041
◎恩师林书立 045
◎复旦1957级新闻人 056
院庆的珍贵礼物 056
多事之秋的大学生活 060
读得用功,玩得尽兴 064
主课堂转移 067
毕业分配的机缘巧合 070
第二章 报海浮沉探新路
◎才露尖尖角 075
从读者来信组到评论组 075
大红旗稿是这样写成的 081
在下丁家的人生转折 086
◎心灵和意志的淬炼 090
◎结果出乎意料 096
◎最早报道温州模式 103
◎催生《康复》杂志 114
在医院病房里发起筹备 114
婉拒拨款,坚持自筹资金 117
斗室内创出大事业 119
创下78.6万份发行纪录 121
◎更多第一个 124
抓大事,也抓瓜子 124
历史性突破 129
头版广告有始无终 133
◎专稿特稿敢发第一声 137
抢发中越南沙大海战 138
拉响第一声毒品蔓延警报 141
最先报道改革开放出国潮 144
专派记者跨市追踪灾情 147
首揭上海母亲河的严重污染 150
第三章 勇为改革鼓与呼
◎皇甫平评论发表前后 155
改革年风乍起 158
必须站出来说话 162
为什么叫皇甫平? 165
一看皇甫平就知道有来头 166
姓社姓资引燃导火索 169
敬国宝,除国妖 171
既沉默,又未沉默 172
《大公报》履新被临时取消 176
神仙会上酿选题 181
大音希声扫阴翳 183
同一天报上一图两用 186
◎任仲平这样炼成 193
署名并不神秘 193
用自己语言讲述中央精神 196
◎母亲呼吁上头条 202
临时调整头版位置 202
如此突出处理唯有《人民日报》 204
击中社会绷紧的那根弦 208
◎接棒华东分社 210
功成身退主动避嫌 210
华东新闻一炮打响 215
提倡现代记者的三项技能 219
五大创新特色 221
◎观察家三十年后再亮相 229
◎部署报道炸馆事件 235
赢得宝贵时间 236
传递民众愤怒心声 238
放下了心上石头 241
◎皇甫平重出江湖 245
《财经》主编借名头 245
不老宝刀动四方 249
皇甫欣平披挂上阵 255
第四章 访谈实录显真情
◎总编函牍引出的故事 263
五十年前这张名片 263
两位大师重叙情谊 266
野航恰受两三人 267
◎因书和新闻的结缘 271
◎饱蘸乡情写二苏 276
◎为真情站台 283
难以忘怀的纪念 283
点评作序满是挚情 286
周甫旭平温故说新 293
◎诗的情结从未走远 296
◎在庞贝古城的挖掘 301
◎思绪飘拂弗农庄园 307
◎寻访冲绳,祈愿从此不战 314
第五章 感悟人生意纵横
◎绝知此事要躬行 321
再问路在何方 321
心系黎民百姓 324
大丛精舍有因缘 328
◎阅评博士论文说不 331
你中有我的关系 331
直陈七条阅评意见 333
答辩委员会的全票否决 335
对记者袒露心声 337
要制度还是要周瑞金? 341
真相和盘托出 345
◎四句格言六本书 349
动心忍性的磨炼 349
咬定青山的坚韧 350
无为有情的警醒 351
毁誉得失的感悟 352
六本书影响一生 354
◎善待人生五个最 362
这辈子恰做立言之事 362
胆略从哪里来? 365
取是本事,舍是智慧 367
修禅即是追寻人文精神 368
人世间只有两种人 370
好学力行,还要加知耻 371
我的学习方法不独特 372
生命与事业的结合 373
小玛哥的老茅台 374
永远不散的聚会平台 376
◎人到老年方才明白 379
我们都飞过了 379
讲一讲引起呼应 381
亲情是最大安慰 383
特殊贡献奖 386
人生恰似万花筒 392
过往当下,皆成序章 395
附录
周瑞金出版的主要著作 401
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