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是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是数据之源,是智能智慧的基础。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是保证智能智慧系统发挥功能的根本。传统的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采用静态测量方式,在实验室进行离线检定或校准,只能获得计量仪器的基本误差,不能获得在现场应用中产生的附加误差。《计量仪器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相关技术研究》针对这一测量中的**难题,探讨如何实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计量仪器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相关技术研究》共有?6?章,内容包括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研究现状及可实现途径、基于卫星共视的静态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研究、基于无线通信的静态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研究、静态几何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研究、动态流动参数计量准确性的相关问题研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1.1994年9月- 1998年6月,中国计量大学,热工计量测试技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2.2002年9月- 2005年3月,河北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3.2005年9月- 2008年3月,天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4.2014年11月-2015年2月,利兹大学,粒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访问学者。1.1998年6月- 2000年3月,河北省技术监督学校,教师。
2.2000年3月- 今,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教师。
3.2016年1月- 2018年11月,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副院长。
4.2018年12月-至今,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院长。1.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21~至今;
2.教育部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21~至今;
3.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流量计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1~至今;
4.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23~至今;
5.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测量领域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专家、2023~至今;
6.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流量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2021~至今;
7.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水运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2023~至今;
8.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WTO/TBT通报评议专家、2018~至今;
9.《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第二届编委委员会、2022~至今;
10.《中国测试》期刊、第七届编委会委员、2020~至今。
目录
前言
第1章 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研究现状及可实现途径 1
1.1 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概述 1
1.2 研究现状 2
1.2.1 远程计量校准国外研究现状 3
1.2.2 远程计量校准国内研究现状 4
1.3 实现途径 6
1.3.1 传递标准器法 6
1.3.2 标准器置于现场法 7
1.3.3 标准器置于实验室法 8
参考文献 9
第2章 基于卫星共视的静态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研究 12
2.1 直流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研究 12
2.1.1 传统直流电压示值误差计量校准方法 12
2.1.2 时间与频率标准远程计量校准方法 12
2.1.3 直流电压源远程计量模型框架 14
2.1.4 直流电压源远程计量方案 15
2.2 直流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构建 16
2.2.1 基于卫星共视的直流电参数远程计量装置硬件系统 16
2.2.2 基于卫星共视的直流电参数远程计量装置软件系统 24
2.3 直流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实验研究及一致性评价 26
2.3.1 基于卫星共视的直流电参数远程计量实验与分析 26
2.3.2 远程计量方法与传统计量方法校准结果一致性评价研究 45
参考文献 58
第3章 基于无线通信的静态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研究 59
3.1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研究 59
3.1.1 基于无线通信的远程校准系统设计理论依据 59
3.1.2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压源远程校准方法 61
3.2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构建 62
3.2.1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硬件设计 62
3.2.2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上位机及算法设计 67
3.3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实验研究 73
3.3.1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实验设计 73
3.3.2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实验 74
3.3.3 系统不确定度评定 77
参考文献 80
第4章 静态几何参数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研究 81
4.1 基于光学干涉原理的长度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研究 81
4.1.1 光纤耦合效率 81
4.1.2 光的干涉原理 82
4.1.3 低相干干涉 83
4.1.4 干涉条纹在光纤中的传输机理 84
4.2 基于光学干涉原理的长度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构建 87
4.2.1 系统总体设计 87
4.2.2 各组成部分设计与选型 88
4.2.3 上位机软件设计 91
4.3 基于光学干涉原理的长度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测试及分析 96
4.3.1 基于光纤的长度量值传递与溯源系统实验 96
4.3.2 实验数据测量点 107
4.3.3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117
参考文献 119
第5章 动态流动参数计量准确性的相关问题研究 120
5.1 动态参数量值传递与溯源难点分析 120
5.2 原级测量理论及方法 120
5.2.1 便携式多声道超声管道测量系统理论与方法 121
5.2.2 便携式多声道超声管道测量系统构建 123
5.2.3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137
5.3 非稳态流量计量装置及研究 141
5.3.1 基于速度场测量的单相流动非稳态计量标准装置 141
5.3.2 基于速度场测量的气液两相流动参数计量及溯源 147
5.3.3 基于主动活塞的单相流非稳态流量标准装置 177
参考文献 194
第6章 未来发展趋势 196
6.1 关于静态量的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发展趋势 196
6.2 关于动态量的远程量值传递与溯源发展趋势 197
6.2.1 原级标准测量 198
6.2.2 计量仪器动态装置研究 198
6.2.3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测量现场环境模拟 199
参考文献 200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