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2~2023年卷)》系统介绍了2022~2023年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相关研究成果。以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内容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中医证候生物标志物发现、方剂效应评价、肠道微生态及中药调控、中药体内显效成分分析、中药毒性及减毒增效机制、中药质量评价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2~2023年卷)》例证翔实,图表充分,能够带领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Chinmedomics Builds a Bridge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代序)
前言
**章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 1
**节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理论及方法的形成 1
第二节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及应用进展 4
第三节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的发展 11
参考文献 12
第二章 中医证候生物标志物研究 17
**节 炎症性肠病湿热证生物标志物研究 18
第二节 高血压痰湿证体重变化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24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虚实证候生物标志物研究 35
参考文献 44
第三章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方剂效应评价研究 45
**节 保阴煎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大鼠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46
第二节 刺五加片治疗失眠症大鼠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55
第三节 定坤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68
第四节 活心丸治疗心肌肥厚大鼠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85
第五节 脑灵片治疗失眠症大鼠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101
第六节 参白方治疗心肌损伤大鼠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113
第七节 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129
第八节 温心方治疗冠脉结扎诱导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有效性评价研究 138
第九节 云南白药活血化瘀有效性评价研究 152
参考文献 166
第四章 基于多组学的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的调控作用研究 168
**节 脱敏定喘汤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哮喘调节的代谢和肠道菌群生物标志物研究 169
第二节 参苓白术散多糖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相关色氨酸代谢改善结肠炎 182
第三节 二十五味驴血丸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193
第四节 恒山黄芪调控宿主及肠道菌群代谢保护顺铂致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207
第五节 脑心通胶囊重塑肠道菌群预防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219
参考文献 228
第五章 中药体内显效成分研究 229
**节 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大鼠模型的体内显效成分分析 229
第二节 栀子柏皮汤治疗湿热黄疸证的体内显效成分分析 238
第三节 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体内显效成分分析 253
第四节 圣愈汤干预骨髓抑制大鼠的体内显效成分分析 261
第五节 鸡骨草胶囊治疗湿热黄疸证大鼠模型的体内显效成分分析 270
第六节 当归建中汤干预原发性痛经的体内显效成分分析 284
参考文献 294
第六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毒性及减毒增效科学内涵研究 295
**节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硫熏西洋参中含硫衍生物肾毒性机理研究 295
第二节 靶向色氨酸代谢揭示灵仙新苷减轻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毒性机制 306
第三节 雷公藤毒性及煨制减毒的代谢组学研究 316
第四节 基于多组学的补骨脂致肝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328
第五节 整合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学的补骨脂诱导肾阴/ 阳虚模型大鼠肝脏毒/效差异应答的作用机制研究 339
参考文献 356
第七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质量评价研究 357
**节 不同品种及采收期紫苏的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357
第二节 不同炮制方法对乌梅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 368
第三节 野生和栽培冬虫夏草溯源研究 379
第四节 炙甘草和炒甘草在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方面的差异 384
第五节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桑枝和桑白皮质量标志物分析及生物合成推测 397
第六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来源仿野生铁皮石斛质量比较分析 405
第七节 木芙蓉叶整体质量评价研究 411
第八节 硫熏人参对四君子汤质量的影响 423
第九节 凤仙透骨草商品药材质量一致性评价 432
第十节 商品藿香整体质量评价研究 437
参考文献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