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为数智城市的社会意义,中国式数智城市发展历程,全球数智城市治理的启示,城市治理体系的数智化转型之路,数智城市治理体系的“一网统管”,数智南京“一网统管”的组织变革历程和典型应用。
可了解全球数智城市治理的启示,中国式数智城市的实践,城市治理体系的数智化转型之路。
于君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现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苏州市“数字苏州”专家委委员;南通市市域治理现代化特聘咨询专家;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特聘专家顾问。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数据与智慧政府建设,城市治理,应急管理,政务服务绩效评估。于君博教授在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公共行政评论)等顶尖国际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余篇,在《中国行政管理》等权威国内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还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宣部人权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国科协委托项目等课题。
第一章 数智城市的社会意义
一、技术进步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二、城市中的生产、就业与组织
三、城市中的信息、决策与数智化
(一)反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二)矫正社会不平等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第二章 中国式数智城市
一、从智慧城管到“一网统管”
(一)智慧城管的出现
(二)智慧城管的局限
(三)“一网统管”的先声
二、“一网统管”的运行逻辑
(一)目标与内涵
(二)结构与动力
(三)挑战与愿景
三、从“一网统管”到数智城市
(一)治理理念创新
(二)数字技术创新
(三)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章 全球数智城市治理的启示
一、巴塞罗那
(一)城市概况
(二)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与方案
(三)经验与启示
二、米兰
(一)城市概况
(二)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与方案
(三)经验与启示
三、慕尼黑
(一)城市概况
(二)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与方案
(三)经验与启示
四、经验与结论
第四章 城市治理体系的数智化转型之路
一、城市治理体系数智化转型的意义
(一)提高治理效率,激发城市的创新活力
(二)提升城市服务质量,改善民生福祉
(三)推动经济发展,助力产业创新
(四)优化城市运营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小结
二、城市治理体系数智化转型的内涵
(一)城市治理体系数智化转型的内涵定义
(二)城市治理体系数智化转型的本质属性
(三)城市治理体系数智化转型的总体定位
三、城市治理体系数智化转型的路径
(一)党建引领,统筹数智化整体发展
(二)搭建平台,贡献数智化的科技力量
(三)基层数智化,打通最后一公里
第五章 数智城市治理体系的“一网统管”
一、“一网统管”的建设模式
(一)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城市治理新模式
(二)业务体系:横向协同、纵向联动
(三)技术平台体系:生态整合、高效处置
二、“一网统管”的关键技术
(一)城市状态一网感知
(二)城市数据一网共享
(三)城运事件一网处置
(四)信息流转三屏联动
(五)虚实映射数字孪生
三、“一网统管”的创新应用
(一)创新应用设计
(二)创新应用示例
第六章 数智南京“一网统管”的组织变革历程
一、公共服务门户建设的起步
(一)“一网统管”组织的基础
(二)南京一体化智慧云平台与“我的南京”APP
(三)公共服务门户的发展现状
二、“互联网 + 政务服务”提升
(一)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功能完善与升级
(二)南京市“互联网 + 政务服务”提升的成功经验
(三)南京市“互联网 + 政务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数字政府淬炼
(一)高位统筹:强化“一网统管”的组织目标
(二)数据机构:夯实“一网统管”的组织基础
(三)政企共创:贡献“一网统管”建设的智力支撑
四、从“一网统管”到两网融合
(一)两网融合的必要性
(二)两网融合的具体路径
第七章 南京“一网统管”建设典型应用
一、社会治理类应用
(一)重大活动保障
(二)智慧识别与自动预警
(三)基层治理
(四)危化品安全生产与运输监管
(五)房屋安全管理
(六)群租房整治
二、公共服务类应用
(一)智慧养老
(二)智慧停车
(三)扫雪防冻
(四)疫情防控
(五)智慧城建
(六)智慧医疗
(七)智慧教育
(八)供水监管
三、生态环保类应用
(一)污染监管与执法
(二)防汛防台
(三)城市内涝监管
(四)长江禁渔
(五)森林防火
四、政务运行类应用
(一)惠企服务
(二)“高效办成一件事”
(三)智慧社保
(四)阳光惠民监管
(五)不动产登记
第八章 对标:“城市大脑”与“一网统管”
一、杭州“城市大脑”模式
(一)杭州“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实践
(二)“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建设
二、上海“一网统管”模式
(一)上海“一网统管”运营建设实践
(二)上海“一网统管”建设中典型应用场景
三、杭州与上海的数智城市建设启示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革新
(二)基于协同理念重塑政务服务流程
(三)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四)持续适应外部环境和公众需求变化
第九章 共生:城市群与都市圈
一、数智赋能的南通市治理实践
(一)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规划数字政府总体蓝图
(二)推进全量数据归集汇聚,夯实城市数字资源底座
(三)聚焦风险领域复杂场景,搭建城市监测预警模型
(四)数智赋能南通治理实践的典型案例
二、学习与共创:来自都市圈治理模式的经验
(一)南京都市圈
(二)杭州都市圈
(三)青岛都市圈
(四)武汉都市圈
第十章 数智城市的“南京方案”
一、以人民为中心
(一)公共服务供给智能化
(二)保护个人信息全面化
二、以业务问题为导向
(一)环境保护领域
(二)交通管理领域
(三)公共安全领域
三、以数据分析为切口
(一)城市治理与数据分析
(二)城市服务与数据分析
四、以政企合作为动力
(一)智慧政务中的政企合作
(二)智慧交通中的政企合作
五、以价值共创为标准
(一)塑造城市的禀赋
(二)培育城市的动能
(三)激活城市的“大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