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侗族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典型调查研究
本书主要对坪坦河流域6个侗族传统村落(芋头、横岭、坪坦、阳烂、高步、中部)的10个标识性风貌要素(民居、寨门、风雨桥、鼓楼、古驿道、古井、古戏台、萨坛、庙宇、非物质文化)进行了典型调查,运用AHP法和SD法构建了传统村落风貌指数模型,运用风貌指数模型对湘黔桂三省交界区的25个侗族传统村落(包含了典型调查的6个村落)风貌保护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6个侗寨风貌保护成效为优秀,3个为良好,14个为一般,2个较差,公众对侗族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总体满意度为74.3%。在此基础上,从保护对象、保护手段、风貌区划、游客承载量测算等方面提出风貌保护相关建议,为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立法、编制传统村落风貌设计导则以及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中增加风貌管理的相关内容等提供探索。为深化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优化创新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的内涵和路径,提升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成效,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等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