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书资讯
新书推荐

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案例研究

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案例研究

定  价:88 元

  • 作者:陈胜祥著
  • 出版时间:2024/1/1
  • ISBN:9787524300267
  • 出 版 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321.1 
  • 页码:301页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24cm
  • 商品库位:
9
7
3
8
0
7
0
5
2
2
6
4
7
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推动两轮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新一轮试点预计于2022年底结束。两轮改革进程中,试点地区紧扣中央改革任务,坚守改革底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特征,探索并创新了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案例。理论界亟需深入试点地区展开追踪调查,收集典型案例并剖析其成功运行的共同机制,为即将到来的进一步试点或全面改革提供指导和参考。数据来源采用质性访谈、实地观察和入户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实地调查方法。2015年起追踪调查江西余江的宅改模式(成果集中体现在笔者的研究专著《制度嵌入的逻辑——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余江模式”探析》);后为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JY129),将调查范围拓展至全国首轮承担宅改任务的13个试点县(市、区)(不含新疆伊宁和西藏曲水),调查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2022年1月、8月,笔者进一步调查了江西湖口和江西永丰两个新一轮国家级试点县。迄今已对全国15个试点县(市、区)中的60余个试点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采集到20多个典型改革案例;区分三类活化村庄,从中各选择不少于3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目标路径上,不单纯地就宅改论宅改,而是以促进乡村振兴为最终目标,但不同村庄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等目标路径上各有侧重。在制度内容上,遵循“三权分置”框架思路,根据本村实际创新和制订了适用于本村宅改的制度规范,由此将上级政策精神具体化为地方性知识,既而形成村庄共识。在实施方式上,以宅改为引擎,引进适合本村的发展项目,激活宅基地、农用地(含林地、水面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土地产权的潜在权能(至少要激活一类)。在行动主体上,成立村民事务理事会,充分发挥乡贤等农民精英群体的主体作用,以地方性力量在地化解宅改及相关改革中的新矛盾。在绩效保障上,因村制宜科学推行村庄规划和空间治理,激发和落实农村集体土地在安居保障、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综合效能。政策含义:鉴于我国各地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宅基地制度改革应在坚守中央改革底线和原则任务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嵌入(地方化)”方式推进改革,以降低改革成本。依赖社会嵌入方式推进的制度变革,比较容易因为过度嵌入而使改革陷入嵌入性悖论困局;就此要求,试点地区应当全过程检视所推行的地方性制度(或产权)结构是否具有正向的行为激励功能,以防范出现过度嵌入问题。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