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方向)培养人才的需要和课程教学要求,加强基础,注重科研,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原则,对碳纳米管的基础性质、制备工艺、表征技术及在电化学储能与转化中的应用进行科学设计,精选内容,深入浅出,不仅涵盖了对碳纳米管基础概念的理解,同时以最经典以及科学研究论文作为例证介绍碳纳米管在不同器件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该知识体系和内容既体现科学性、性、系统性,又做到简明精炼,突出时代性、前沿性和实用性,加强了教材内容与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联系、反映了升级和进步,体现了新工科的要求。教材全面地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制备工艺方法和制备原理及在不同电化学储能与转化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该教材共分为绪论、碳纳米管的制备、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钠/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锂金属负极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电催化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其他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碳纳米管的机遇与挑战等10章内容。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重点教材,内容精练而全面,具有全面性和时代性。
序言
碳纳米管的奇妙之旅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材料是文明进步的基石、科学探索的助力、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社会生活的改善者,更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一些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与潜力,引领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技术的飞跃。
碳纳米管,作为碳元素家族中的新星,自其被发现以来,便以其极高的强度、优异的导电性、的热传导性能以及独特的机械特性,迅速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璀璨明星。它们如同微观世界的“钢铁侠”,以纳米级的“纤细身躯”,承载着超越传统材料的无限可能。
随着对碳纳米管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从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器件到能源存储、生物医学乃至环境保护,碳纳米管正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目前,碳纳米管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范围内,江苏天奈(中国)、OCSiAl(俄罗斯)、LG Chem(韩国)等成为范围内的碳纳米管生产商,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脱颖而出。
其大规模商业应用需求主要来自锂离子电池和导电塑料领域,其中来自
前者的占比超过80%。
本书从碳纳米管的历史启航,穿越至材料科学与技术的篇章,最终聚焦于能源存储与转换的应用,不仅为读者构建了完整的碳纳米管基础知识体系,还展现了这一材料从理论探索到实际应用,乃至引领科研创新与工业化进程的辉煌历程。书中,我们追溯了碳纳米管从意外发现到实验室合成的奇妙旅程,在材料制备部分,详尽解析了多种先进制备技术,展现了人类如何巧妙地操控纳米尺度,赋予碳纳米管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本书还
探讨了碳纳米管在能源领域的革命性应用。从高性能电池到超级电容器,从燃料电池到电解水,碳纳米管以其的导电性、高强度及高比表面积,正逐步成为提升能源存储效率、促进能源转换技术飞跃的关键材料。读者将理解到,这一奇妙的微小材料如何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此外,本书还展望了碳纳米管在科研与工业化领域的广阔前景,鼓励读者思考并参与到这一
科技变革之中。它引领着每一位读者踏上一段穿越微观宇宙、探索未来科技奥秘的非凡之旅,共同见证并参与构建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未来。
基于碳纳米管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地位,本书包含碳纳米管的历史起源、材料制备,以及其在能源存储与转换中的应用。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掌握碳纳米管的基础知识,了解碳纳米管的发展概况和应用领域,以及其在科研和工业化上的发展。本书旨在逐步揭开这一奇迹材料的神秘面纱,引领读者踏上一场穿越微观宇宙、探索未来科技的非凡旅程。
本书共10章,分别为: 绪论、碳纳米管的制备、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锂金属负极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电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在其他储能器件中的应用和碳纳米管的机遇。
当然,任何伟大的发现与创新都伴随着挑战与未知。碳纳米管的大规模制备、性能优化、环境友好性以及新应用的拓展等问题,仍是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热情,推动着碳纳米管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本书在展望碳纳米管未来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将深入探讨这些挑战与机遇,鼓励更多的学者与企业家投身于这一蓬勃发展的领域。
本书由温州大学组织编写,主编为杨植、肖逵逵、聂华贵,参编为杨硕、
葛勇杰、周学梅、蔡冬、钱金杰、胡悦、张银行、孙江东。编写分工为: 杨植编写第1章和第10章,肖逵逵编写第5章,肖逵逵和孙江东编写第6章,聂华贵和葛勇杰编写第9章,杨硕编写第4章,葛勇杰和钱金杰编写第8章,周学梅编写第7章,胡悦和周学梅编写第2章,蔡冬和张银行编写第3章。此外,黄绍达、舒运茂以及团队的同学们也为本书的撰写和最终成形提供了帮助。
在编纂此书之际,我们深感荣幸本书汇集了众多碳纳米管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这些宝贵的知识与洞见均源自众多科研工作者不懈地探索与努力。在此,我们向所有为碳纳米管科学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和研究者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尽管我们力求全面而准确地呈现这一领域的进展,但鉴于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或有待商榷之处。因此,我们诚挚地邀请同行及广大读者指正。
杨植
2025年1月于温州大学
杨植教授曾在北京天奈科技有限公司任碳管应用研发组组长,后任职于温州大学,长期从事碳纳米管在电化学储能与转化方面的研究,并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9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5项,获得浙江省杰青、浙江省“省万人”等计划支持。主讲《能源材料与化学》等多门课程。获得过自然科学二等奖、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温州大学华峰品德将、温州大学“我心中的好导师”等荣誉。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碳纳米管的发现——美丽的“意外”
1.2碳纳米管的基本结构
1.3碳纳米管的分类
1.4碳纳米管的基本性质
1.4.1电学性能
1.4.2力学性能
1.4.3热学性能
1.4.4其他性能
1.5碳纳米管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化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碳纳米管的制备
2.1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
2.1.1电弧放电法
2.1.2激光烧蚀法
2.1.3化学气相沉积法
2.2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与模式
2.2.1VLS生长机理
2.2.2VSS生长机理
2.2.3顶端生长模式
2.2.4底端生长模式
2.2.5其他生长模式
2.3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2.3.1单壁碳纳米管水平阵列的制备
2.3.2单壁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制备
2.4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2.4.1电弧放电法
2.4.2化学气相沉积法
2.5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
2.5.1碳纳米管宏量制备的挑战
2.5.2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方法
2.6碳纳米管的纯化
2.6.1物理纯化法
2.6.2化学纯化法
2.7碳纳米管的掺杂与化学修饰
2.7.1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管
2.7.2碳纳米管化学修饰
2.8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8.1物理混合法
2.8.2化学修饰法
2.8.3原位生长法
2.9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2.9.1碳纳米管的工业化分散
2.9.2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应用
2.10碳纳米管的表征
2.10.1扫描电子显微镜
2.10.2原子力显微镜
2.10.3扫描隧道显微镜
2.10.4透射电子显微镜
2.10.5电子衍射
2.10.6拉曼光谱法
2.10.7荧光激发光谱
2.10.8吸收光谱
2.10.9瑞利光谱
参考文献
第3章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3.1锂离子电池与碳纳米管
3.2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3.2.1碳纳米管应用于层状结构正极材料
3.2.2碳纳米管应用于橄榄石结构正极材料
3.2.3碳纳米管应用于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
3.3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3.3.1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优势
3.3.2碳纳米管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3.3.3碳纳米管应用于嵌入反应型负极材料
3.3.4碳纳米管应用于转换反应型负极材料
3.3.5碳纳米管应用于合金化反应型负极材料
参考文献
第4章碳纳米管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4.1锂硫电池简介
4.2碳纳米管基材料复合正极
4.2.1碳纳米管/硫复合正极
4.2.2碳纳米管/碳/硫复合正极
4.2.3碳纳米管/聚合物/硫复合正极
4.2.4碳纳米管/无机物/硫复合正极
4.2.5碳纳米管/仿生材料/硫复合正极
4.3碳纳米管基材料插层膜
4.3.1碳纳米管插层膜
4.3.2碳纳米管/碳复合插层膜
4.3.3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插层膜
4.3.4碳纳米管/金属化合物复合插层膜
4.4碳纳米管基材料修饰隔膜
4.4.1碳纳米管修饰隔膜
4.4.2碳纳米管/碳修饰隔膜
4.4.3碳纳米管/聚合物修饰隔膜
4.4.4碳纳米管/金属化合物修饰隔膜
参考文献
第5章碳纳米管在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5.1钠/钾离子电池简介
5.2碳纳米管在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5.2.1钠离子电池负极概述
5.2.2碳纳米管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5.2.3钠离子电池正极概述
5.2.4碳纳米管在钠离子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5.3碳纳米管在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5.3.1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5.3.2碳纳米管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5.3.3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5.3.4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5.3.5碳纳米管在钾离子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碳纳米管在锂金属负极中的应用
6.1锂金属负极概述
6.1.1锂金属电池的机遇
6.1.2锂金属电池的挑战
6.1.3锂金属负极的解决方案
6.2碳纳米管金属复合负极
6.2.1碳纳米管缓解锂枝晶
6.2.2改性碳纳米管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锂沉积与溶解的影响
6.3碳纳米管修饰金属负极界面
6.3.1碳纳米管辅助构筑人工SEI
6.3.2碳纳米管修饰锂金属界面
参考文献
第7章碳纳米管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7.1引言
7.2燃料电池简介
7.2.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7.2.2燃料电池中的催化剂
7.3碳纳米管应用于燃料电池
7.3.1碳纳米管基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7.3.2碳纳米管用于气体扩散层
7.3.3碳纳米管用于质子交换膜
参考文献
第8章碳纳米管在电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8.1电催化反应概述
8.2碳纳米管在电解水反应中的应用
8.2.1电解水的工作原理
8.2.2碳纳米管在电催化OER中的应用
8.2.3碳纳米管在电催化HER中的应用
8.3碳纳米管在电催化CO2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8.3.1电催化CO2还原反应的原理
8.3.2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载体
8.4碳纳米管在电催化氮气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8.4.1NRR的反应过程及催化机理
8.4.2碳纳米管基催化剂在NRR反应中的应用
8.5碳纳米管在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碳纳米管在其他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9.1碳纳米管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9.2碳纳米管在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
9.3碳纳米管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9.4碳纳米管在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9.4.1碳纳米管用于双离子电池正极
9.4.2碳纳米管用于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9.5碳纳米管在铅酸蓄电池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碳纳米管的机遇
10.1“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10.2“双碳”目标下碳纳米管的机遇
10.2.1锂离子电池
10.2.2导电塑料
10.2.3碳基芯片
10.2.4氢能
10.3碳纳米管的市场现状和分布
10.4碳纳米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