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与教育学交叉的应用学科,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共分为八章,涉及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以及大学生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内容,系统地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问题与应对策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章均围绕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展开,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用的调适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可作为本科院校心理学、教育学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及广大青年学生参考使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每章内容既有理论阐述,又包含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和实践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强,内容紧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情绪困扰、人际交往障碍、学习压力、恋爱困惑等,提供具体的应对策略和调适方法。同时也注重预防与发展,不仅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更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危机的预防,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且形式多样,通过“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心理活动训练”“推荐阅读书目”等形式,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融入学科动态,结合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融入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前 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必修课。该课程立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系统阐释心理健康标准、自我意识培养、情绪调节技术、压力应对策略等核心内容,致力于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终身发展能力。本书严格遵循《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适应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为出发点,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全面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着重培养对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从内容架构到教学形式均展现出创新性与实用性。
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理论、核心能力培养与危机应对实践。优质章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作为统领全书的基础章节,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问题的识别以及心理咨询的规范,助力学生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认知体系。第二章为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从自我意识的结构特征入手,剖析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的典型表现,结合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探究人格完善策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自我成长路径。第三章为大学生情绪管理,基于情绪ABC理论,分析常见情绪的形成及表现,结合认知重构等技术,设计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培养学生的情绪觉察与调适能力。第四章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解读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通过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五章为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健康,从爱情的特点出发,解析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及主要误区,结合现实发展问题,引导学生科学处理恋爱关系与性心理健康问题。第六章为大学生学习心理,聚焦学习心理特点及学习动机激发,通过提出操作性强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常见学习障碍,开发高效学习策略,挖掘创造力潜能,助力学生实现科学的职业发展。第七章为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构建压力与挫折的基础识别模型,引入压力与挫折的科学应对策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压力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第八章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从存在主义心理学视角探讨生命意义感,结合心理危机预警信号识别、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实操,通过真实案例的干预流程强化学生的心理自助与互助能力。
为实现知识传授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每章设置标准化教学模块。章前以心灵导航、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章末通过课后思考、本章小结等模块强化实践转化。
本书主要面向国内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尤其适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可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识必修课的教材。全书内容兼顾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能为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工作参考。此外,本书也适合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阅读,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需求。
本书由谷洋帆编著,并负责全书的修改和统稿工作。其他编写人员具体分工如下:优质章由潘毅编写;第二章由彭月晨编写;第三章由范子璇编写;第四章由刘洁编写;第五章由谷晨晨编写;第六章由谷洋帆编写;第七章由葛星编写;第八章由王姝锐编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同行、同事和学生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致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团队给予的专业建议和细心指导。尽管我们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力求严谨,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在积极心理学本土化应用、数字时代背景下,心理问题的发展特点及应对干预等方面仍有深化的空间,本书将通过动态修订的方式不断完善。对于书中存在的疏漏与不妥之处,恳请学界同仁与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并不断改进。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帮助更多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中的挑战,实现全面发展。
编 者
谷洋帆,郑州工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深受师生信赖与好评。积极参与心理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发表了多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和多项相关课题。注重团队建设,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 录
优质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1
优质节 心理健康概述 1
一、健康的概念 2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3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困惑与异常心理
及应对策略 8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8
二、异常心理的理解及识别 11
三、应对心理困境的策略 14
第三节 心理咨询 16
一、心理咨询概述 16
二、心理咨询的分类 17
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19
课后思考 22
本章小结 22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23
优质节 自我意识概述 24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与分类 24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7
三、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 29
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32
第二节 人格发展 37
一、人格概述 37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41
三、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 42
四、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 43
五、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与方法 45
课后思考 46
本章小结 46
第三章 大学生情绪管理 47
优质节 情绪概述 48
一、情绪的定义与特点 49
二、情绪的分类与表现 51
第二节 消极情绪及调适方法 54
一、消极情绪的定义与识别 55
二、消极情绪的调适方法 60
第三节 积极情绪及其培养策略 68
一、积极情绪的定义与重要性 68
二、积极情绪的培养策略 71
课后思考 75
本章小结 75
第四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 76
优质节 人际关系概述 76
一、人际关系和人际需要 76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78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及技巧 82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82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85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88
一、人际关系障碍 88
二、应对人际关系障碍的调适方法 91
课后思考 96
本章小结 96
第五章 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
健康 98
优质节 爱情概述 99
一、爱情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99
二、爱情理论及爱情类型 104
第二节 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
及应对技巧 106
一、大学生恋爱特征及具体表现 107
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择偶观 110
第三节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 113
一、性心理发展过程 114
二、大学生性心理的基本特征 116
三、大学生常见性心理问题 117
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调适 118
课后思考 122
本章小结 122
第六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123
优质节 大学生学习概述 123
一、大学生学习的定义及特点 124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机制概述 127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障碍及调适 132
一、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障碍 132
二、大学生高效学习的策略 136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 141
一、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 142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43
课后思考 147
本章小结 147
第七章 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
应对 149
优质节 压力与挫折概述 149
一、压力概述 150
二、挫折概述 152
三、压力与挫折的影响 154
第二节 大学生压力与挫折的应对策略 161
一、大学生压力管理策略 161
二、大学生挫折应对策略 163
课后思考 169
本章小结 169
第八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
危机应对 170
优质节 生命教育概述 170
一、生命 171
二、生命教育 172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175
一、心理危机的定义 175
二、常见心理危机的类型 176
三、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 176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178
一、心理危机的识别 178
二、心理危机的预防 180
三、心理危机的干预 183
课后思考 192
本章小结 192
参考文献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