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教材的编写应立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艺术设计学科的应用型需求,将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本书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技能提升等方面突出构成的专业基础性特点,突破单一化的训练形式,突出综合性、应用性的特征。
本书作为修订版,修改了第1版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和表达不当之处,同时更新了一些图片和文字。
本书共分4部分,合计13章,从不同的方面系统、完整地讲解了构成的基本概念、表现技法、设计流程以及思维方式的训练。本书思路清晰,体系完整。
第一部分介绍平面构成,主要学习二维空间内造型要素的大小、位置、疏密、对比等与视觉审美的关系,通过初步学习视知觉与视觉心理学,运用形式美法则原理进行二维空间内形式美的创造。第二部分介绍色彩构成,主要学习色彩构成的基本元素、色彩构成的提取与重构,通过色彩搭配进行情感表达。第三部分介绍立体构成,主要学习三维立体空间内对象的美学构成问题。第四部分介绍构成的应用,主要学习将构成的方法、规律、观念运用到实践中,包括在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本书由张贵明主编,王力强、杜欣、闫润扬也参与了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及广大同人批评指正。
编 者
2025年1月
第一部分 平面构成
第1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1.1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之一点
1.2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之二线
1.3 平面构成基本元素之三面
第2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1 对称
2.2 均衡
2.3 秩序
2.4 韵律
2.5 变化
2.6 统一
第3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
3.1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格
3.2 重复构成
3.3 近似构成
3.4 渐变构成
3.5 发射构成
3.6 特异构成
3.7 对比构成
3.8 肌理构成
第二部分 色彩构成
第4章 色彩构成的基本元素
4.1 色彩的分类
4.2 色彩的三要素
4.3 色彩推移和色彩混合
第5章 色彩构成的提取与重构
5.1 色彩的采集
5.2 色彩的表现形式
5.3 色彩的重构
5.4 色彩构成的形式美
第6章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6.1 色彩的对比构成色相、明度、纯度
6.2 色彩的对比构成面积
6.3 色彩的对比构成形状
6.4 色彩的对比构成位置
6.5 色彩的对比构成冷暖
6.6 色彩的调和构成共性
6.7 色彩的调和构成面积
6.8 色彩的调和构成秩序
第7章 色彩的情感表达
7.1 色彩的心理表达
7.2 色彩的联想表达
第三部分 立体构成
第8章 立体构成的认知
8.1 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8.2 自然形态的立体造型
8.3 非自然形态的立体造型
8.4 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的联系与区别
8.5 学习立体构成的意义
8.6 立体形态概况
第9章 立体造型的基本元素
9.1 立体构成基本元素之一点9.2 立体构成基本元素之二线
9.3 立体构成基本元素之三面
9.4 立体构成基本元素之四体
9.5 立体构成基本元素之五空间
第10章 立体构成的材料与空间造型表现
10.1 立体构成材料的分类
10.2 立体构成材料的综合特性
10.3 立体构成的空间造型表现对比与调和
10.4 立体构成的空间造型表现对称与均衡
10.5 立体构成的空间造型表现尺度与比例
10.6 立体构成的空间造型表现节奏与韵律
10.7 立体构成的空间造型表现联想、想象与意境
第四部分 构成的应用
第11章 平面构成的应用
11.1 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1.2 平面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1.3 平面构成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11.4 平面构成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
第12章 色彩构成的应用
12.1 色彩构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2.2 色彩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2.3 色彩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2.4 色彩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第13章 立体构成的应用
13.1 立体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3.2 立体构成在雕塑中的应用
13.3 立体构成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13.4 立体构成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3.5 立体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3.6 立体构成在3D设计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