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体共创模式,杨润先生在实践中将用户研究与测试、产品设计、交互设计这三个看似泾渭分明的专业方向相互交融,协同作用于产品定义、设计、开发、上市和迭代的全过程,显著提升了设计效能,成功打造了诸多具有极致体验的精品。
本书通过系统化的理论讲述和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将帮助设计和用户体验从业人员更快、更好地掌握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创新设计策略和价值创造方法,将使品牌和企业在商业应用中获得更大的价值空间。
工业设计(ID)、软件交互和视觉设计(UI)、用户研究和测试(UE)三个专业在创新过程中紧密协同、相互作用和共同创造,为企业在智能化时代设计卓越产品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推动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
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智能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智能穿戴设备到智能汽车,再到智能机器人,智能化产品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
式,也重塑了我们对产品的期望。
在这一背景下,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功能型产品,而是追求更加智能、便捷、个性化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产品不再仅仅是功能的堆砌,而是要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个性化的体验,要将硬件的体验和软件的体验高度融合为一个整体。这也正是我撰写本书的初衷探索智能化时代下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提升产品体验。
本书的核心理念来自7 年来我在智能产品用户体验和设计创新上的思考、实践和总结,包括在部分专业论坛中的演讲和分享内容。
在书中,我提出了三体共创模式。三体共创 指代的是智能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三个关键专业:工业设计(ID)、软件交互和视觉设计(UI)、用户研究和测试(UE)。这三个专业在创新设计过程中紧密协同、相互融合,就像天文学中三体相互引力作用或化学中三体聚合反应后的结合产物一样,共同催化出极致体验的产品。数字化时代,产品功能越发复杂,工业设计需要与软件交互和视觉设计协同工作,使实体设计更好地融入数字界面,提升整体设计品质。而用户研究和测试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为设计团队提供更精准的反馈,使设计更贴近用户实际需求。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升产品软硬件结合的用户体验。
本书的内容不仅基于理论研究,更源于大量的实际项目经验和案例分析。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读者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智能化时代产品设计的魅力以及经受的挑战;也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帮助专业人士在设计和用户体验相关工作中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获得更多的成果。
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探讨好的产品的定义以及提供好的产品企业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对不同时代产品特点的分析,明确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设计专业协同的重要性。
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提出基于用户场景和用户参与来了解用户需求的观点,并通过三体协同共创革新设计协作方式,有效帮助设计师应对智能化时代的挑战,为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
体验。
第五章讲述如何在设计实践中融入用户场景与用户参与,通过三体共创的工作模式,实现从产品定义、设计、开发到上市和迭代的全过程协同,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第六章和第七章聚焦实战与案例。实战案例包括不同需求和场景下的应用:既有软硬件结合的产品,也有纯软件产品;既有商用办公、教育、会议等场景下的产品,也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家用产品,以展示三体共创模式在不同项目中应用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第八章和第九章是总结与展望:总结消费和商用产品体验的异同,评估三体共创模式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并提出改进方向;展望未来产品体验创新的趋势从产品体验创新到全链路体验创新,强调设计与商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未来,我们将以数据驱动提升用户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充分利用 AI 理念和工具赋能设计。我们期待,三体共创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卓越的产品体验,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诸多同事、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他们在我遇到困难和挑战时,给予我鼓励和中肯的建议,让我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下来,完成这本书。特别感谢团队中的孙岷和徐浩雪,帮助我进行整理、补充和校对的工作。感谢团队的所有成员,提供了实践案例中的丰富素材。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帮助从业者在智能化时代的产品设计领域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价值。同时,我也期待与同行一起,共同探索智能化时代产品设计的未来,为用户创造更加美好的产品体验。
在这本书撰写和出版的过程中,人工智能迎来了爆发时刻,智能机器人领域对产品软硬件结合的设计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相信,书中的内容可以为读者带来些许启发和思考。
最后,愿这本书能成为我的团队成员们的共同记忆。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并肩同行,大胆探索,取得了专业领域里其他团队难以达到的成果。
感谢大家!
联想集团首席设计师及体验设计总监,同时担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等职务,曾荣获2019年首都杰出青年设计人才2019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杰出青年2021中国设计产业十佳设计师2022福布斯中国Top10智能工业设计师2022IXDC国际体验设计十大首席体验官等荣誉称号。
杨润深耕数据驱动的用户体验设计与人工智能交互创新领域,在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用户研究及服务设计多个专业积累了二十余年的丰富经验。现全面负责联想中国从消费到商用全域体验设计战略构建,通过打造多专业共创模式以及AI人工智能 场景应用 体验设计的融合创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在设计产业链中从功能性工具向价值共生伙伴的范式跃迁,同时实现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的双向提升。
近五年,他带领团队完成超过1000个项目,创造超过200亿元的产值。从业以来,个人及其团队获得红点、iF、IDEA、G-Mark、红星奖等100余项国内外大奖,包括iF金奖、红点至尊奖及红星奖至尊奖,推动中国本土原创设计走向世界。
第一章 智能化时代下什么是好的产品 ……… 1
体验的演变 ………………………………… 1
智能化时代下的好产品 ……………… 6
第二章 智能化时代下提供好的产品面临的挑战 … 11
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 ………………………………12
设计专业间协同的挑战 ……………………………14
第三章 用户参与式设计的理念和模式 …………… 24
用户参与设计 …………………………………… 25
新产品开发模式 ……………………………………29
第四章 三体协同共创革新设计协作方式 …………33
三体共创模式 …………………………………33
三个专业协同共创的必要性 ………………………35
第五章 基于用户参与的三体协同共创策略 ………39
参与式设计的工具 ………………………………41
参与式设计的行为模式 …………………………42
参与式设计的方式方法 …………………………42
三体共创的工作模式和应用解析 …………46
第六章 不同需求和场景下的实践应用 ……………55
智能投影仪 ………………………………………57
个人云存储 ………………………………………93
thinkplus 会议大屏 ……………………………123
传统/ 非智能产品的实战案例 …………………157
应用三体共创模式的其他案例 ……………171
第七章 案例回顾与洞察 ……………………………176
消费和商用产品体验的同与异 …………………176
三体共创模式对不同产品的适用性及发展方向 …188
第八章 三体共创模式的总结 …………………194
工作理念及优势 …………………………………194
用户共创研究工具的运用 ………………………200
第九章 从产品体验创新到全链路体验创新 ………217
产品体验创新的趋势 ……………………………217
全链路体验设计简述与展望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