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技术》较全面地介绍了数据可视化技术及应用,分为数据可视化概论、数据可视化技术基础、数据可视化方法、可视化工具 D3基础、基本图形绘制、比例尺及坐标轴、图像动态效果的实现、可视化布局设计 8章,展现了行业新业态、新水平、新技术,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工程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书参考了大量的大数据技术相关资料,强调大数据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内容选材新颖,配有大量的可视化应用代码。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大数据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
《数据可视化技术》深度对接行业、企业标准,体现新时代产业人才新要求。同时,以多个实际案例的数据为例,对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算法基础等理论方法、技术进行详细讲解。本教材配有课堂案例数据、电子课件等数字资源,以助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价值,推动新时代工程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演变,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应运而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大数据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等技术,以图形图像形式表示大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和开发工具发现其中未知信息的处理过程。该技术在商业智能、医疗健康、教育科研和城市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大数据可视化正朝着智能化、交互化、实时化和多维度的方向发展,掌握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可视化技术》是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团队共同开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大数据)领域的系列教材之一,该团队是由沈阳大学、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所组成的教材建设团队,致力于为新兴战略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本书内容分为8章,主要讲解战略性新型产业密切相关的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相关知识。第1章介绍数据可视化发展历史和趋势、可视分析学和可视化类型。第2章介绍数据对象与属性类型、基本数据统计方法、图像及视觉基础等内容。第3章介绍数据可视化流程、映射方法以及相关设计软件。第4章介绍可视化工具D3基础。第5章介绍SVG等基本图形绘制及相关应用实例。第6章介绍比例尺及坐标轴相关知识。第7章介绍数据可视化动态效果实现及实例。第8章结合实例介绍力导图等11种可视化布局设计。
本书深度对接行业、企业标准,体现新时代产业人才新要求。同时,以多个实际案例的数据为例,对数据可视化、大数据算法基础等理论方法、技术进行详细讲解。本教材配有课堂案例数据、电子课件等数字资源,以助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价值,推动新时代工程应用型人才教育改革。
本书引用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有关大数据方面的相关书籍和文献,在此对有关著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还要感谢崔朔铭、王可心、潘滕滕对本书进行了资料整理和书稿校对工作。
由于我国大数据相关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资料和数据引用不够全面,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疏漏、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第1章 数据可视化概论 1
1.1 数据可视化发展历史 1
1.1.1 数据可视化在中国的发展史 1
1.1.2 数据可视化世界发展简史 4
1.2 数据可视化的作用与优势 9
1.2.1 数据可视化的优势 10
1.2.2 数据可视化的作用 11
1.3 数据可视化的未来趋势 11
1.3.1 数据可视化面临的挑战 11
1.3.2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趋势 12
1.4 可视分析学 12
1.4.1 可视分析学概述 13
1.4.2 可视分析学的应用 13
1.5 数据可视化类型 15
本章小结 20
第2章 数据可视化技术基础 21
2.1 数据对象与属性类型 21
2.1.1 数据对象 21
2.1.2 属性定义 22
2.1.3 属性类型 23
2.2 基本数据统计方法 25
2.2.1 集中趋势的度量 25
2.2.2 离散趋势的度量 28
2.2.3 数据相似性的度量 30
2.3 数据可视化图像及视觉基础 32
2.3.1 视觉基础 32
2.3.2 图像色彩 33
2.3.3 视觉通道及类型 34
本章小结 36
第3章 数据可视化方法 37
3.1 数据可视化流程 37
3.1.1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37
3.1.2 数据收集和准备 38
3.1.3 数据清洗 39
3.1.4 数据处理 40
3.1.5 数据分析 42
3.1.6 数据可视化及工具选择 43
3.2 可视化映射方法 44
3.2.1 可视化图形标记方法 44
3.2.2 可视化图像编码方法 45
3.3 数据可视化设计软件 47
3.3.1 Tableau 47
3.3.2 QlikView 49
3.3.3 Power BI 50
3.3.4 D3.js 52
3.3.5 ggplot2 53
3.3.6 Matplotlib 55
本章小结 56
第4章 可视化工具D3基础 57
4.1 技术基础 57
4.1.1 HTML基础 57
4.1.2 JavaScript 66
4.1.3 XML 72
4.2 D3开发基础 73
4.2.1 D3入门 73
4.2.2 D3的数据集选择 74
4.2.3 数据绑定 76
4.2.4 元素的基本操作 77
4.2.5 加载外部数据 79
本章小结 80
第5章 基本图形绘制 81
5.1 SVG基础知识 81
5.1.1 图片存储方式 81
5.1.2 SVG的概念及优势 83
5.1.3 SVG的添加方式 84
5.2 色彩基础 85
5.3 SVG基础图形设计 88
5.3.1 SVG的XML元素 88
5.3.2 滤镜和渐变 100
5.4 Canvas图形绘制操作 107
5.4.1 Canvas元素的定义语法 107
5.4.2 绘制直线 108
5.4.3 绘制矩形 110
5.4.4 圆弧生成器 111
5.4.5 色彩效果 113
5.4.6 添加图片效果 116
5.4.7 符号生成器 117
5.4.8 图形叠加效果 117
5.5 综合图形绘制实例 119
5.5.1 实例一 119
5.5.2 实例二 120
本章小结 122
第6章 比例尺及坐标轴 123
6.1 比例尺 123
6.1.1 序数比例尺 123
6.1.2 时间比例尺 126
6.1.3 颜色比例尺 126
6.1.4 线性比例尺 128
6.1.5 面积比例尺 132
6.1.6 其他比例尺 132
6.2 坐标轴 133
6.2.1 添加坐标轴 133
6.2.2 绘制坐标轴 134
6.3 绘制有坐标轴的折线图 140
6.4 绘制有坐标轴的柱状图 143
6.5 绘制有坐标轴的散点图 145
本章小结 148
第7章 图像动态效果的实现 149
7.1 SVG图像动态效果的实现 149
7.1.1 SVG的动画效果 150
7.1.2 符号生成器 154
7.2 D3动态效果的实现 156
7.2.1 D3动态效果 156
7.2.2 D3实现动态的方法 156
7.2.3 实现简单的动态效果 157
7.3 交互可视化效果的实现 160
7.3.1 交互的定义 160
7.3.2 添加交互的方法 161
7.4 数据可视化动态效果应用 166
本章小结 178
第8章 可视化布局设计 179
8.1 力导图 180
8.1.1 力导图的概念和属性 180
8.1.2 力导图的布局步骤 181
8.1.3 力导图的实例 184
8.2 饼状图 186
8.2.1 饼状图的属性 186
8.2.2 饼状图的布局步骤 186
8.2.3 饼状图的实例 188
8.3 弦图 189
8.3.1 弦图的原理和属性 190
8.3.2 弦图的布局步骤 191
8.3.3 弦图的实例 193
8.4 树状图 197
8.4.1 树状图布局的属性 197
8.4.2 树状图的布局步骤 198
8.4.3 树状图的实例 200
8.5 集群图 203
8.5.1 集群图的原理和属性 203
8.5.2 集群图的布局步骤 204
8.5.3 集群图的实例 206
8.6 捆图 208
8.6.1 捆图布局的属性 208
8.6.2 捆图的布局步骤 208
8.6.3 捆图的实例 211
8.7 打包图 213
8.7.1 打包图布局的属性 213
8.7.2 打包图的布局步骤 214
8.7.3 打包图的实例 216
8.8 直方图 218
8.8.1 直方图的数学知识和属性 218
8.8.2 直方图的布局步骤 220
8.8.3 直方图的实例 221
8.9 分区图 225
8.9.1 分区图布局的属性 225
8.9.2 分区图的布局步骤 225
8.9.3 分区图的实例 227
8.10 堆栈图 229
8.10.1 堆栈图布局的属性 229
8.10.2 堆栈图的布局步骤 229
8.10.3 堆栈图的实例 231
8.11 矩阵树图 233
8.11.1 矩阵树图布局的属性 233
8.11.2 矩阵树图的布局步骤 234
8.11.3 矩阵树图的实例 236
本章小结 239
参考文献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