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教育系列教程的第二册,以讲故事学编程为主旨,基于图形化编程平台,以可视化图形编程为工具,以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木兰从军为线索进行了再创作。在完成编程后,指导孩子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回顾编程过程。以兴趣为基础,通过探究,引导孩子分析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拖曳编程积木还原故事情节,创造属于孩子自己的数字世界。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编程将作为未来科技的基础技能。从小开始学习编程的孩子,在现实情境理解、问题发现与分析、计算机建模与算法设计、创新性与创造力等方面都更可能体现出极强的竞争力。青少年编程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为孩子认知未来社会,送上的美好礼物之一。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教育系列教程(新课标实践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该丛书是由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倡导,知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指导,由东北师范大学李雁翎教授主编,由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多名教师合力编著,用于培养青少年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编程图书。
李雁翎,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图书物联网研究所所长。原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青少年编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软研究院专家组成员。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主持人,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级与省级科研课题,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了数十部数据库与程序设计课程相关教材,发行总量超过二百万册。曾获多项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刘征,计算语言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教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青少年编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具有多年的少儿编程方向研究经验,资深IT技术专家和教育专家,发表论文《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目标》,出版图书《写给孩子的编程书·玩转Scratch3:神奇百变的模块》、《讲故事学编程:小红帽的故事》、《讲故事学编程:木兰从军的故事》等多部教材。参与多门国家级精品课多本国家规划教材,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语言理解、多模态智能生成、深度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等。
翁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民族语言智能分析与安全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和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现任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民族教育数字化技术专委会主任,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据科学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数字创意内容创新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全国高等民族类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实践系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数据科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秘书长。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凌霄之志
第2章 替父从军
第3章 巧遇坐骑
第4章 黄河垂钓
第5章 燕山打猎
第6章 画沙思乡
第7章 巧计破敌
第8章 飞鸽捷报
第9章 抚琴助兴
第10章 重披红装
附录
附录A 编程环境使用说明
附录B 编程环境基础操作
附录C 故事主要角色列表
附录D 使用积木汇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