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投资于人入选两会热词,其本质是通过提升人的知识、技能、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性,将人力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增值的人力资本。随着科技发展,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投资于人不仅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本书聚焦于AI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强调从传统物本向人本投资逻辑的转变。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经验,本书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健康、技能培训等手段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并给出了企业创新和个体成长的新路径。
投资于人,就是投资未来。本书不仅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宝贵的行动指南,也能帮助大众在新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前言
AI 时代,为何特别强调投资于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025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投资于人上升至国家战略,这一掷地有声的表述,犹如一声春雷,标志着中国发展逻辑的转向。投资于人是指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当我们在基础设施领域创造了基建狂魔的奇迹后,决策者敏锐地捕捉到:真正支撑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动能,在于 14 亿人口的智慧潜能。
一、从钢筋混凝土到人脑算力的价值重估
过去,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质资源的投入,如同钢筋混凝土般扎实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工业化时代的蓬勃发展。然而,AI 时代来临,价值创造的核心要素正悄然转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崛起,使知识、技能与创造力等人力资本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终极源泉。
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西奥多·W. 舒尔茨(Thodore W. Schults)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如今,以 DeepSeek 等国产 AI 模型为例,其技术突破不仅依赖算法优化,更源于顶尖人才对金融场景的深度解构与创新重构。这种人效驱动的增长模式,正在颠覆传统投资逻辑。教育投入的回报率不再局限于个人收入提升,而是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形成全产业链的价值跃迁。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已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人才红利正从人口数量向人口质量转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投资于人的投资回报率正在全面超越投资于物。
二、破解马尔萨斯陷阱的中国智慧
历史上,人口增长往往伴随着资源危机,但中国正用制度创新改写这一规律。
马尔萨斯陷阱警示着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在AI 时代,中国正以独特的智慧破解这一难题。我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面临挑战。在这一阶段,投资于人需要从注重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此过程中,应当加大教育、医疗、职业培训等领域的资源投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的人才,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石。
当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重塑生产力形态,人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与创造力成为价值创造的核心要素。2023 年,中央财经委员会首次提出投资于人的战略转向,标志着中国发展理念的根本性突破。这一转变并非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对现代化本质的重新诠释。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人才也是吸引外资和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因素,能够促进技术引进和创新,推动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调发展。
三、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投资革命
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投资于人的方式向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投资转变。脑机接口有望重塑教育投资,让知识传递更加精准高效;生物科技的进步将重构医疗养老的格局,延长寿命,提升人力资本的持续价值;数字孪生技术将激活就业培训的潜力,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降低培训成本,提高技能匹配度;算法治理则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智能中枢,让资源分配更加科学合理。
这种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投资,从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到中青年技能迭代、老年知识更新,覆盖人生各个阶段。例如,脑机接口技术可使语言学习效率大幅提升,偏远地区的儿童也能获得优质的认知训练;抗衰老技术的突破改写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医疗支出转化为生产力储备;元宇宙技术重构技能投资时空维度,技能培训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这些前沿科技的应用,使投资于人更加精准化、普惠化、高效化,为未来发展描绘出绚丽蓝图。
四、文明演进的人本逻辑
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这是文明演进的内在逻辑。在现代化进程中,以物为本的发展逻辑曾主导全球经济增长范式,但进入 21 世纪,这种路径依赖遭遇严峻挑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创新动能后继乏力等问题,暴露出物本逻辑的边际效益递减。
投资于人的理念强调将人作为发展的核心。它与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息息相关,与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紧密相连,更关乎国家的竞争力和未来。通过投资于人,我们能够打造出一支具备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和强大适应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产业升级注入新鲜血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在人工智能重塑人类文明的历史节点,投资于人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关乎文明走向的哲学选择。唯有以人力资本的持续积累对冲技术革命的不确定性,以人的全面发展破解增长极限的困局,才能在范式革命的浪潮中书写属于中国的现代化新篇章。
投资于人,就是投资未来。
本书以政策解码企业创新个体突围为主线,深度剖析了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同时还提供了对北欧国家以及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国家经验的剖析。这本书既是时代的备忘录,更是普通人逆袭的行动指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人效革命的主角。
作者简介
杜雨,作家、投资人、音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及武汉大学金融工程学学士。多年深耕于风险投资和科技创新领域,兼具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双重背景。先后工作于腾讯及红杉资本投资团队,参与得物等多家知名企业的投资并购并担任30多家公司董事。创立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人工智能 X方向孵化有教育、医疗、心理、艺术等领域的初创企业。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的委托项目。出版《AIGC:智能创作时代》等10本专著,在核心期刊发表数篇研究论文。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其观点曾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学习强国、《中国基金报》等媒体引用。
第一章 投资于人:新发展语境下的多维进阶 从人口红利迈向人才红利
第一节新发展阶段,投资于人的转型需求
第二节新发展格局,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新发展理念,探索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路径
- 从物本到人本:投资逻辑的范式革命 当 GDP 竞赛转向人效突围
第一节范式革命的历史逻辑:从物本到人本的演进
第二节人力资本的乘数效应: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
第三节全生命周期投资:破解一老一小的发展密码
第四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第三章 政策矩阵: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布局从生老病死到全链条赋能
第一节教育公平与全周期能力培养体系
第二节健康中国与全龄化服务网络
第三节就业扩容与收入分配改革
第四节宜居保障与社区服务创新
第四章 个体觉醒:普通人的认知复利公式在 AI 时代打造反脆弱人生
第一节认知突围:从被动适应到主动进化的范式转型
第二节健康杠杆: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提升认知效能
第三节技能重组:AI 时代的斜杠能力构建法则
第四节终身进化:从生存焦虑到认知资产的跃迁路径
第五章 企业创新:人力资本的乘数效应实验从人力成本到人才驱动的蜕变
第一节战略重构:从人力成本到创新资本的认知跃迁
第二节机制创新:构建人才驱动的印钞机生态
第三节组织变革:激活人力资本的乘数效应引擎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全生命周期投资的价值闭环
第六章 全球镜鉴:国际视野下的投资于人实践国际人力资本投资范式的中国启示
第一节北欧模式: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投资
第二节新加坡经验:从人才立国到人才生态的进阶
第三节德国实践:双元制教育与银发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节日本探索:少子化应对与超智能社会 5.0战略
第七章 未来图景:投资于人的 N 种可能技术奇点下的精准投资革命
第一节脑机接口:重塑教育投资的神经基建
第二节生物科技:重构医疗养老的全周期账本
第三节具身智能:重塑技能投资的身心融合模式
第四节算法治理:构建投资决策的智能中枢
结语 投资于人,就是投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