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卓越—清华大学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第二辑)
定 价:68 元
- 作者:本书编写组
- 出版时间:2024/12/1
- ISBN:9787302685708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649.2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
商品库位:
走向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大学的首先要体现在对本国、本民族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上。只有在奉献国家的进程中,大学才能不断走向新的。《走向:清华大学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第二辑)》全面梳理清华大学在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中的典型做法,深入总结其中的有益经验。每个案例先介绍相关背景,然后概述工作亮点,最后总结经验启示,使读者能够清晰把握每项改革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关键举措,从而加深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整体理解和全面认识。该书可供全校师生学习,也可供高等教育工作者和上级部门参考。
《走向:清华大学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第二辑)》深入研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全面总结“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经验,特别是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流大学建设经验,充分发挥“出经验、出示范”作用。
走向——清华大学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第二辑)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 01062782989, beiqinquan@tup.tsinghua.edu.c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走向 : 清华大学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 第二辑 / 本书编写组编.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5. 3. ISBN 9787302685708
Ⅰ. G649.2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第2025NR0010号
责任编辑: 杨爱臣
封面设计: 王红卫李明山
责任校对: 王荣静
责任印制: 杨艳
出版发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址: https://www.tup.com.cn, https://www.wqxuetang.com
地址: 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编: 100084
社总机: 01083470000邮购: 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 01062776969, 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 01062772015, 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装者: 天津裕同印刷有限公司
经销: 新华书店
开本: 185mm×260mm印张: 15.75〓〓 字数: 212千字
版次: 2025年4月第1版印次: 2025年4月第1次印刷
定价: 68.00元
产品编号: 10575701
序
走向——清华大学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第二辑)
序此文系作者为《走向——清华大学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优质辑)》所作的序。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中国大学面对时代命题做出的主动选择,事关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事关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是大学走向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清华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自强奋进的姿态,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积极探索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道路。2014年10月,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学校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攻坚任务,协同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社会服务体制机制改革、资源管理模式改革、行政管理改革。2016年,清华制定实施战略,以开放带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建一流。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在引领性、独特性、贡献度和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走在前列。经过不懈努力,学校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显著提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2021年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对学校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要求清华大学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出经验、出示范。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展现清华大学关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服务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组织开展《走向——清华大学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优质辑)》案例集(后简称案例集)的编写出版工作,全面梳理学校在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中的典型做法,深入总结其中的有益经验。案例集将分辑出版,本书为优质辑,荟集了教育教学、学生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制度文化建设、国际交流合作、服务与保障、党的建设等9个方面的38个案例。本书为案例集第二辑,荟集了教育教学、学生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服务与保障、党的建设等8个方面的38个案例。每个案例先介绍相关背景,然后概述工作亮点,最后总结经验启示,使读者能够清晰把握每项改革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关键举措,从而加深对一流大学建设的整体理解与全面认识。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为本书编写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
走向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大学的首先要体现在对本国、本民族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上。只有在奉献国家的进程中,大学才能不断走向新的。当前,清华大学正处于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定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华大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把发展科技优质生产力、培养人才优质资源、增强创新优质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在改革创新中拓宽一流大学建设新道路,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成就一流大学新高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2年11月
目录
教育教学篇
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养肩负使命、追求的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创新引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创新招生选拔方式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博士生“申请审核”制招生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高质量学术交流促创新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创新开展博士生学术论坛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实践
坚持“领跑者”理念自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启示
深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本科教学改革回顾与展望
学生思想工作篇
如盐在水润物无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清华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推进导学思政体系建设着力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清华大学创新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完善奖助体系更好支撑研究生培养工作
——清华大学持续深化研究生培养保障和激励机制改革
科学问题驱动工程技术实现全面体系支持
——清华大学以“天格计划”为例探索新时代学生课外科技
创新活动模式
恢复“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老校规
——新时期清华体育的责任与担当
队伍建设篇
构建体系创新模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引导支持创新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青年人才队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科研创新篇
肩负重大使命响应国家需求建设新型公共卫生健康学科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成立与发展
发展新型计算和感知技术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团队探索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范式
瞄准真问题下足真功夫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艺科融合向美而行
——清华大学美
本书编写组,《走向:清华大学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案例(第二辑)》编辑委员会成员主要包括清华大学现任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
目录
教育教学篇
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养肩负使命、追求的创新人才
——清华大学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领跑者”理念自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启示
创新招生选拔方式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博士生“申请审核”制招生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创新引领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以高质量学术交流促创新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创新开展博士生学术论坛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实践
深化教学改革与时俱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本科教学改革回顾与展望
学生思想工作篇
如盐在水润物无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清华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推进导学思政体系建设着力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清华大学创新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
完善奖助体系更好支撑研究生培养工作
——清华大学持续深化研究生培养保障和激励机制改革
科学问题驱动工程技术实现全面体系支持
——清华大学以“天格计划”为例探索新时代学生课外科技
创新活动模式
恢复“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老校规
——新时期清华体育的责任与担当
队伍建设篇
构建体系创新模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引导支持创新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青年人才队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科研创新篇
肩负重大使命响应国家需求建设新型公共卫生健康学科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成立与发展
发展新型计算和感知技术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团队探索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范式
瞄准真问题下足真功夫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艺科融合向美而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持续推进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
社会服务篇
提升质量创新内容服务国家战略决策
——清华大学推动高水平智库建设
创新校地合作模式推进政产学研融合
——清华大学佛山先进制造研究院的探索与实践
做好教育帮扶为乡村注入发展动力
——清华大学依托远程教学助力脱贫攻坚
强化实践育人服务乡村振兴
——清华大学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篇
拓展办学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清华大学合作伙伴体系建设实践
建设多语种社交媒体矩阵传播新时代中国大学声音
——清华大学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建设的创新实践
探索面向、融合中西的国际教育合作新模式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国际化办学实践
服务与保障篇
推动预算管理改革构建经费资源配置新格局
——清华大学持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存量更新背景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实践探索
——清华大学编制校园总体规划(20212030年)
新时代新使命新保障
——构建清华特色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环境育人工作新模式打造学生参与校园建设的生动课堂
——清华大学构建促进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的机制
推进学生公寓改造创造一流住宿环境
——清华大学学生公寓楼修缮改造工作实践
以师生为中心全面提升财务服务效能
——清华大学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财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建设篇
牢记殷殷嘱托把“两个维护”体现到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
——清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把互联网最大变量变成强化理论学习的最大增量
——清华大学利用信息技术赋能理论学习
以督促干以干增效为狠抓落实提供制度动力
——清华大学督查督办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打造有力可靠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清华大学以“对标争先”创建工作带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
激发院系文化活力推动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
——清华大学院系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注重强基固本推进“一融双高”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一所一策”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
实践与经验
以精准有力监督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清华大学纪检监察机构开展监督工作的探索和启示
后记